家庭貧困連吃油錢都沒有,她并沒有埋怨生活的不公平,而是努力堅強快樂地活下去。樂于助人、多才多藝的她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同學眼中的好榜樣。作為淮南市8名勵志女孩之一的閆興月,用堅強善良樂于助人的精神感染著身邊每一個人。
同學眼中熱心“小班” 老師眼中得力“助手”
“我生病嘔吐,誰都不愿靠近我,是她主動幫我清理濁物。”“學習上我有不懂的,閆興月都會耐心給我講解。”大通區孔店中心學校的同學們一說起閆興月都贊不絕口。閆興月入學以來,在學習上一直嚴格要求自己、刻苦努力,每個學期都被學校評為“三好學生”、“學習小標兵”、“優秀學生干部”以及“十佳少先隊員”稱號,2014年更被評為淮南市優秀少先隊員、陽光少年提名獎。作為六年級2班班長,她關心集體樂于助人,總是耐心為同學解析學習上難題,糾正書寫上的錯誤,最為難能可貴的是她為了幫助班里一位學習落后的同學,主動調換了自己位置,耐心輔導這位同學課業,讓這位同學的成績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她也因此受到了全班同學的一致擁戴,同學們都親熱的叫她熱心的“小班”。
閆興月的班主任張有利說,閆興月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孩子:老師聲音嘶啞時,她充當臨時小老師的角色,成為老師的得力小助手;同學遇到困難時,她用一顆善良且懂得感恩的心去幫助別人。
貧困窮娃自學才藝 不屈不撓舞出我天地
閆興月的愛好廣泛,多才多藝,主持、演講、朗誦還有舞蹈都是她的拿手好戲。作為一名生長在貧困農村家庭的兒童,閆興月從來沒有參加過社會上的才藝班,更不可能有什么名師單獨授課,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完全是因為她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和永不言棄的執著態度,她向電視學語言藝術,向支教大學生學歌舞,從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提高的機會。為了能把舞蹈動作練得準確到位,她每天都是第一個到場訓練,最后一個離開,哪怕在排練中扭傷了腳,老師讓她退場休息,她也仍然固執地堅持練習,劇烈的疼痛讓她在練習結束后,全身上下都汗透了,像從水里撈出來一樣。
辛勤的付出終于有了回報,2012年,她主演的舞蹈《鄉村鼓娃》獲淮南市少兒文藝匯演一等獎。2013年,她主演的舞蹈《等電話》再次榮獲市級少兒文藝匯演一等獎,同年該舞蹈還被選中參演淮南市首屆百姓春晚。當被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問及她長大后的夢想時,她笑呵呵地說,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個優秀藝術家,成為大家喜愛的明星。
小脊梁為家人撐起了半邊天 精心照料生病爸爸
由于長期積勞成疾,閆興月的爸爸病倒了,本就不富裕的家,還要支付巨額的醫療費用,日子過得更加捉襟見肘。受到病痛的折磨,爸爸的脾氣變得急躁,媽媽也是不停長吁短嘆,只有閆興月堅強而樂觀,很快調整好了心態。她一邊鼓勵爸爸耐心治療,慢慢休養調理好身體,一邊主動為母親分憂,承擔起了做家務和照顧妹妹的重任。當城里的孩子們周末玩電腦、打游戲、看電視時,她卻要給一家人洗衣服、做飯,還要照顧妹妹、揀草莓、拾柴火,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家庭作業也只能擠出晚上的休息時間去完成。
閆興月家里最困難的時候連吃油錢都沒有,閆興月就帶著妹妹去河里摸螺螄、抓龍蝦賣,賺了零錢來貼補家用,鄉親們都夸閆興月能干懂事。看著堅強樂觀的女兒,夫妻倆又重新燃起了生活的信心與希望。媽媽忙著照顧地里的莊稼,爸爸也努力做起了復健,日子一天天地好了起來。現在只要碰到晴朗的好天氣,閆興月都會推著爸爸在村子里轉悠,為爸爸捶背揉腳,說一說外面發生的趣事,爸爸聽著笑了,媽媽看著笑了,妹妹跟著也笑了,家里又充滿了歡聲笑語。
圖一:閆興月在抓緊時間學習
圖二:閆興月在為家人準備晚餐
(記者 孫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