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余歲農村老教師撿拾垃圾慶祝自己的節日
他把“丟棄的文明”撿起了
9月10日,在淮南市壽縣縣城,只見一位滿頭白發卻精神矍鑠的老人正提著一個布袋撿拾垃圾。這位老人是一位80多歲的農村老教師,當天不管是車流不息的大馬路還是小巷的巷尾,老人步行之處,只要目之所及的垃圾都會撿起來,他正用這種方式來慶祝當天自己的節日——教師節。
“我數過了,這里有500多張!都是每天上街看到人家丟在地上我撿起來的……”這位老教師名叫陳世界,原來是壽縣隱賢鎮姚池小學的一名農村民辦教師,教一、二年級小學生的語文和數學,偶爾也客串教學生的體育。雖然現在已經離職多年了,談起當年教書育人的情景依然津津樂道。
在老人位于壽縣老三中最后面的一座教師樓的家中,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看到,這里房間不大、也很破舊,但是卻收拾得干凈整潔、一塵不染。老人說屋內一臺唱戲機是他的最愛,沒事也會和票友們一起來一段京劇,他還拿出他在老年大學學習書法的練習帖給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看,每一張都有板有眼,字里行間透露出一種做人的認真。除了這兩個愛好,老人另外一個最大的愛好卻是“撿垃圾”!
這個“愛好”他已經堅持了好幾年,每天上午8時左右老人就從家里出來,拎著一個布袋在大街上散步,只要看到已經打掃干凈的路面上有紙屑、煙蒂、塑料袋等,無論多臟他都立即撿起來,最后統一倒入到垃圾桶中,遇到有印刷精美又干凈的大張廣告宣傳畫他就留著,目前已經保存了500百多張。當問及他為何熱衷于義務撿垃圾時,老人回答得很坦然淡定,他說自己上街走走是為了鍛煉身體,看到人家隨手丟的垃圾順帶撿起來很正常呀。
當天上午,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跟隨老人一起走上街頭撿拾垃圾,只見老人每次行走在大街上,只要發現有垃圾就會撿起來,也不管垃圾臟不臟,也從來不懼路人異樣的眼光,偶爾在大街上遇到了曾經的同學熟人,他也毫不避諱說出自己的這個愛好。雖然已經80多歲了,但是在幾個小時的撿拾垃圾過程中,老人卻健步如飛。他說,有時候,在路上,遇到有熱心的路人給他送水,他就會很高興,因為這一瓶水,讓他感覺到了別人對他所做事情的尊重。
記者手記:
采訪中,對比老人的事跡,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腦海里浮現出的卻是:某一天,在朝陽路上所看到的一輛私家轎車向車窗外扔垃圾的畫面。亂丟垃圾的陋習,是城市“丟失的文明”,“講文明、樹新風”這些標語也不能只貼在墻上,尤其是正在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的契機上,城市“丟失的文明”,我們不能僅靠一個老人撿起,而更應該像他學習,做到保護環境不亂丟垃圾。
圖:老人正在撿拾路邊的一張宣傳單
(記者 李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