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綜述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近日,我市隆重舉行紀念少先隊建隊67周年主題活動。活動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采用舞蹈、詩朗誦等藝術方式,從不同角度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少先隊員愛祖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情懷。
爭創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是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的前置條件,事關創建大局。近年來,我市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重點,著力培養未成年人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著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網絡,著力優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將道德種子播撒在孩子心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14年,我市蟬聯安徽省第二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市,鳳臺縣蟬聯安徽省第二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縣,田家庵區榮獲首屆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城區。
深化主題教育,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心入腦
道德實踐活動寓教于行,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
我市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開展“弘揚我們的價值觀”等系列主題活動,在校園形成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濃厚氛圍。廣泛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組織開展“清明祭英烈”“學習和爭做美德少年”“童心向黨”“向國旗敬禮”和“學長征精神、做紅色傳人”等活動。開展向“美德少年”學習活動,廣泛宣傳安徽省和淮南市首屆“美德少年”先進事跡,用身邊人說身邊事,教育未成年人崇德向善。開展征集、推廣、傳唱優秀童謠和誦讀中華經典活動,組織創作一批喜聞樂見的精品;做好優秀獲獎童謠的普及推廣,廣泛開展優秀童謠傳唱活動;開展以“孝敬、友善、節儉、誠信”為主要內容的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引導未成年人傳承中華文明。開展“我們的節日”等活動,重點在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中華傳統節日開展“我們的節日”“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魂”主題活動,開展經典誦讀、節日簽名寄語、主題班會、節日板報及社會實踐活動。開展“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引導未成年人養成愛學習、愛勞動的習慣,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
加強陣地建設,構建全方位的教育平臺
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陣地建設是保障。
我市加強鄉村學校少年宮的建設和管理,重點抓好中央彩票公益金資助的24所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和管理,加強自建鄉村學校少年宮和城市少年宮建設,爭取每個鄉鎮建成一所鄉村學校少年宮。抓好校外公益性活動陣地建設,重點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青少年綜合素質教育基地、公共文化場館對未成年人免費開放;推進“館校銜接”,加強校外活動場所與學校的雙向聯系,促進公共場館教育資源與學校教育教學的有效銜接。
學校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陣地。我市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落實好德育課和少先隊活動課,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有機融合;挖掘校訓的文化內涵及價值意蘊,打造文化校園,創建文明校園,打造精神文明建設品牌。
凈化社會環境,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環境育人細無聲。我市著力凈化社會環境,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關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呵護心靈健康。重點加強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和學校、社區咨詢室建設,充分發揮各級心理健康教育輔導中心作用。
關注重點群體,實施網絡平臺建設,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達到全市每校1名國考心理咨詢師的目標。
凈化社會文化環境,營造良好文化生態。加大互聯網管理力度,防止淫穢色情等違法有害信息傳播;壯大“五老”志愿服務隊伍,堅決懲處網吧接納未成年人行為。開展少兒出版物市場的專項治理,常態化開展校園周邊環境治理與監督檢查,維護校園周邊良好秩序。
關愛城鄉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共享同一片藍天。開展“代理家長”“愛心媽媽”“親情電話”等關愛活動,確保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入學機會、評優獎勵、入隊入團、課外活動等方面與本地學生一視同仁。關愛幫扶困難家庭、流動人口家庭未成年人子女等特殊群體未成年人,及時救助流浪兒童,支持特殊教育,幫助孤殘兒童勇敢戰勝困難,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