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民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上留言,稱其退休回鄉的父親10多年來一直無法通過養老待遇資格認證,希望市政府能幫其解決這個問題。
據了解,為及時掌握領取養老保險人員的基本信息,防止虛報、冒領養老保險待遇現象的發生,確保社;鸢踩覈鴮嵭辛舜鲱I取資格認證制度,由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定期對參保的離退休人員領取社會養老保險資格進行核查。而淮南,是一座因煤而興的能源型城市,素有“華東工業糧倉”之稱,因而吸引了大批外來人口,其中有部分人員退休后選擇回鄉定居。為便于異地居住退休人員就近參與生存狀況調查,確保養老保險按時足額發放,我市對居住在異地的離退休人員,采用網上協助認證、信件郵寄的方式進行養老待遇領取資格認證,讓身處異地的退休人員免于奔波之苦。
而反映人葉女士的父親就是其中一員。據葉女士介紹,其父親原為淮南礦業集團某礦退休職工,1994年從該礦退休后,回祖籍江蘇省泰興市定居,2003年將其戶籍從安徽淮南遷回江蘇泰興,按照當地戶籍遷移要求“戶口遷移入戶時確保身份證號碼的準確性、唯一性”,重新辦理了身份證,但未按規定及時到社保、銀行、通訊等機構辦理身份證信息變更手續,從而導致2003年至今其養老待遇資格認證一直未能通過。今年9月份,葉女士向其父原單位寄了一份泰興市出具的文字證明材料,證明新舊身份證號碼是同一人,但仍未獲通過。百般無措之下,葉女士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上留言,表達了自己遇到的難題,希望淮南市政府能夠重視,給予有效幫助。
接到反映后,市長熱線辦公室很重視,主要領導親自督促協調淮南礦業集團妥善處理葉女士父親的養老待遇資格認證事宜,隨后礦業集團社保中心及時介入調查,了解事件經過。據查實,該礦在審核葉女士提供的身份證變更資料時發現存在兩處問題:一是公民身份證號碼更正編號(NO.***)未按規定填寫;二是證明由泰興市開具,不是原戶籍地淮南市,與社保系統登記的戶籍地不符。社保中心經辦人員及時將審核情況反饋給葉女士,指導其重新提供了一份更加規范完整的證明材料。經多方溝通協調,安徽省社會保險信息系統已對葉老先生的身份證號碼進行了變更,完成了2016年度其養老待遇領取資格認證。同時,社保中心積極依托“互聯網+社保服務”新模式,創新服務方式,拓寬服務渠道,通過微信平臺,利用朋友圈及時將社保信息向廣大職工及退休人員宣傳,讓廣大群眾及時了解查閱異地居住人員診療和醫療費用報銷等事宜,掌握最新社保信息及政策,享受便捷的網上服務。
今后,葉老先生可以直接通過網上協助認證及時辦理養老待遇領取資格認證,不用再往返奔波,從而頤享天年。
(記者 柏雪 通訊員 吳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