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上班第一天,各縣區、園區認準目標、鉚足干勁,迅速啟動各項工作——用今天的努力澆筑明天的成績
走到群眾中,傾聽群眾呼聲;走進項目工地,解決發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各方聚首,群策群力謀劃新一年的目標……春節上班第一天,各縣區、園區信心滿滿,認準目標、鉚足干勁,用今天的努力澆筑著明天的成績。
壽縣:情注脫貧心系民
“平時離家雖遠,但剪不斷的是鄉情,忘不了的是家鄉人。這次利用春節假期特地到敬老院看望慰問老人們,給大家拜個晚年,這個春節過得真有意義!”節后上班第一天,壽縣迎河鎮黨委、政府牽頭,與安徽省駐浙江省溫州市流動人口衛生計生區域協作服務站、溫州徽商會代表開展春節后看望慰問貧困老人活動。
貧困戶春節過得好不好?今年要如何再幫扶?這些問題一直牽掛著保義鎮張祠村扶貧隊長楊文的心。22日一大早,她就帶著幫扶隊員、村干部逐一走訪五保戶、貧困戶。
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縣委、縣政府對25個已出列村和198個非貧困村選派了由鄉科級干部擔任隊長的駐村工作隊。這些工作隊長和隊員們以村為家,吃住在村,將貧困戶的冷暖放在自己的心上。2018年,是壽縣脫貧攻堅決勝之年,要如期“摘帽”,幫扶干部的肩頭責任又重了。節后第一天,扶貧隊員收拾行囊踏上新征程,全部奔赴到幫扶聯系村,不因節日消減半分脫貧攻堅的熱情。
鳳臺縣:上班首日“總動員”
不團拜、不串門,紛紛走向各自工作崗位,積極部署當前重點工作,謀劃長遠發展大計。
當日上午8時30分。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來到縣會議中心視頻會議室,通過視頻通話,安排部署新年工作。新的一年,全縣上下將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統領,以實施現代化五大發展行動計劃為總抓手,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打好風險防控、精準脫貧、污染防治攻堅戰,按照“全省創一流、皖北爭第一”總目標,堅定不移實施創新引領、項目攻堅、鄉村振興、全域協調、改革深化、生態優先、全民共享“七大戰略”,在穩中求進、改革創新中實干攻堅,努力在全省縣域競相發展中爭先進位。
在視頻通話中,得知春節期間鳳凰湖新區搬遷安置區建設一天也沒停工,縣委、縣政府表示要把采煤塌陷區搬遷安置作為鳳臺最大的民生工程,實現搬遷安置任務按時序推進,統籌解決好采煤塌陷區群眾“一轉三就”問題,讓采煤塌陷區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大通區:實干開啟新征程
“新年好!請問有什么可以幫助您?”在大通工業新區,一片忙碌的工作景象映入記者眼底,工作人員正向前來咨詢的客商禮貌地打著招呼。
“新的一年,園區將以打造百億制造業園區為奮斗目標,持續推進項目入駐、配套完善和空間拓展,實現工業新區與淮南經開區融合發展,加快智能裝備制造、智能服裝加工等特色產業集聚園區建設。”園區負責人說。
擁抱新時代,奮進正當時。該區負責人表示,將重點聚焦經濟轉型提速高質量發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展壯大以富華服飾為主體的智能服裝加工產業、以新欣醫藥為龍頭的醫藥物流產業和以昆山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園為主導的現代裝備制造產業,形成產業集群;充分挖掘“兩山一湖一塘”天然旅游資源,發展以綠色環保為主題的生態游、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的紅色游、以觀光農業為特色的休閑游和以民國建筑群、煤礦遺址為核心的文化游,做大做特做優健康養老、休閑養生、康體運動等新型業態。
田家庵區:只爭朝夕抓開局
“2018年我們的目標任務更加艱巨,領導干部要增強服務意識,對照指標任務,提升服務能力,努力抓好各項工作。”22日上午,田家庵區政府召開了2018年第一次政策學習會,學習討論推動市政府工作報告量化指標任務貫徹落實、淮南市招商引資工作考核辦法、開展歷史遺留問題攻克年活動等重要工作,進一步明確要只爭朝夕抓開局,緊緊圍繞全年工作思路和目標任務,集中有效抓好工作落實,為全年工作開好局、起好步。
撲下身子,狠抓落實。結合全區中心工作,區委、區政府開展了2018年第一次集中蹲點專題大調研。區委常委、區政府副區長撲下身子、沉到一線,分別深入鎮村、園區、項目一線等走訪調研,采取召開座談會、個別訪談、走村入戶、現場辦公等多種形式,對全面從嚴治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開展調研,總結基層新鮮經驗,把情況摸透、把問題找準、把舉措搞實,邁出新時代的鏗鏘步伐。
謝家集區:履職盡責惠民生
“新年好!”謝家集區政府大院里,區直機關工作人員一邊相互致以新春的問候,一邊迅速地奔向各自的工作崗位。
在各大型商場、超市里,謝家集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正在開展市場檢查行動,重點對糖果、食用油、鹽、酒類、飲料等節日消費量大的商品進行檢查。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我們將督促經營者把好商品質量關,杜絕銷假制假、缺斤少兩、以次充好等各類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確保全區節日期間市場安全穩定。”
在該區城鄉結合部、城中村、學校周邊等重點區域,謝家集區衛計委聯合公安分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有關單位正在進行醫療市場安全專項整治。“本次整治行動將對各種非法行醫行為進行嚴厲打擊。”面對整治現場圍觀的市民群眾,區衛生防疫站負責人沈頌軍耐心地宣傳,“醫療機構關乎生命安全,需要符合相關衛生標準,沒經批準擅自開辦是違法行為,請大家一定要到正規醫療機構就醫。”
八公山區:收心歸位氣象新
八公山區干部職工早早地來到各自崗位,迅速調整心態進入工作狀態。區委宣傳部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她今天提前四十分鐘來到辦公室,整理資料、打掃衛生、制定工作計劃,讓一年的工作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當天上午,該區召開書記辦公會,各位區委常委各抒己見,討論研究2018年工作計劃和目標。會議明確了新的一年,八公山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繼續圍繞“旅游立區、工業強區、文化興區”發展路徑,突出八公山區的地域優勢,千方百計在招商引資和項目落地上實現突破,努力打造經濟新增長點。
加強黨的建設、強化黨的監督是保障。在區紀委記者看到,各職能室工作人員都在埋頭整理手頭資料。紀委有關同志介紹說,目前該區第八輪巡察工作即將完成,針對巡察中發現的問題要制定出詳細的整改方案,同時要認真籌備開展第九輪巡察,全力實現政治巡察全覆蓋,確保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潘集區:綠色發展重創新
潘集區發改委會議室,一張張圖紙鋪滿了桌面,每一張圖紙里都透露出一個關鍵詞:綠色發展。大家圍桌而坐,話題明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好創新“先手棋”!
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城區,潘集區2018年努力的方向不言而喻:綠色發展、創新發展。
綠色發展,怎么干?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干!大家一條一條梳理,思路與實踐愈發合拍:推進綠色發展,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推動資源節約循環高效利用;圍繞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積極培育配套產業,拉長煤化工產業鏈,加快東華通源固體廢棄物處置項目建設,推進清潔生產產業發展;加強煤矸石、粉煤灰等煤電副產品綜合利用,規劃建設循環經濟園,打造裝配式建筑產業鏈,推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大力發展光伏、風力、瓦斯氣、生物質發電等,開工建設中科盛聯、大唐風電新能源等項目,推進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全年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6.6億元、增長10%;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2.1億元、增長20%。
毛集實驗區:實干始于第一天
在總投資2.6億元的花田花海旅游區項目工地,彩旗招展,機聲隆隆,記者見到的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該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項目年初五就已經開工,將開發親子游、婚紗攝影、體育體驗、特色民宿、小街夜游等深度休閑度假產品。項目建成后,預計年接待游客50萬人,實現營業收入5700萬元,為建設“濱湖小城市、生態大濕地”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區工委、管委主要負責人一上班就來到焦崗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與廣大干部職工一起共謀主導產業培育大計,大家一致表示要依托獨特的生態資源舞動文化旅游產業龍頭,大力推動焦崗湖國家濕地公園5A級景區創建,打響“中國焦崗湖、華東白洋淀、淮河大濕地”旅游品牌。
圍繞打造淮河之畔一流小城市的奮進目標,部署新年工作,全區各處涌動著項目建設的熱潮,迸發著干事創業的激情。該區將按照“項目為王、項目為上”的要求,全力推進33個省億元以上重點項目建設。
淮南經開區:招商引資重落實
“我們今年要新簽約規上工業企業20家,總部經濟5家以上,信息產業或生產性服務業10家以上……”正月初七,在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會議室,一次招商引資的收心會帶來了緊鑼密鼓的節奏。
“一季度已經過半,可謂是時間緊,任務重,我們必須時不我待!”經開區招商局作為責任部門,率先表態。經貿發展局負責人表示:“我們負責新入區項目備案,按合同約定督促、調度項目建設進度,統計上報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建設發展局負責人表示:“我們有信心按管委會要求時限完成標準化廠房規劃建設任務。”實業總公司負責人表示:“我們將為入駐信息產業和總部經濟企業安排好選址事宜。”投資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我們將做好新入區項目工作交辦會的組織和督查”……
淮南經開區管委會全體干部職工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了緊張工作當中。在新春的腳步聲中,各部門高效運轉,為經開區發展走在前列、加快建設全市轉型發展排頭兵,蹄疾步穩。
淮南高新區:新春學習“充電忙”
上班首日,高新區通過學習“回崗收心、充電加油、轉變作風”,科學地謀劃安排2018年各項工作,以良好的狀態為新的一年開好頭、起好步。
高新區黨工委理論中心組舉行學習會,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干”重要論述摘錄》、《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關于組織召開2017年度組織生活會和開展民主評議黨員的通知》等內容。
學習會上,還明確指出2018年高新區要按照“1+4+6”的工作思路推進工作。1即圍繞市委、市政府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4即扎實開展招商引資突破年、項目建設提速年、營商環境優化年、歷史遺留問題攻克年“四個年”活動,6即采取壓實目標任務、突出工作重點、活化體制機制、發揚實干作風、提高執行能力、強化黨的領導等六項工作舉措,將14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任務,財政收入6.99億元,引進億元以上省外資金項目35億元,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7個,續建億元以上項目26個,凈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戶等主要經濟指標進行分解落實,明確到具體單位和人員,實現壓力傳導。
(本網采訪組)
(本網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