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冰凍天氣給城區部分道路帶來坑槽麻面等道路病害,局部路段窨井下沉,路面積水——市政設施迎來維修季
最近,市民走在市區道路上看到,市區不少路段市政設施在維修改造的情景。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從市市政園林建設局了解到,受冬季雨雪冰凍天氣的影響,我市城區部分道路出現坑槽、麻面等道路病害,局部路段窨井下沉、路面積水。鑒于這種狀況,市城鄉建設委早計劃、早安排,市市政園林建設局適時開展了市政道路排水設施春季維修工作。哪些路段進行了維修?施工情況怎么樣?4月16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跟隨施工維修單位工作人員對部分施工現場進行了走訪。
城區部分道路大中修
經過前段時間的努力,洞山中路南側輔道維修施工已經結束,施工隊伍已經轉戰到道路北側輔道施工。4月16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經過洞山中路南側輔道看到,維修后的道路平坦整潔、面貌一新。施工單位市市政園林建設局華康市政道路建設維護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楊傳友向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介紹,洞山中路輔道維修計劃到5月31日全部結束。
在洞山中路輔道維修施工的同時,人民北路(香港街—公園東門)段大修工程也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據了解,人民北路(香港街—公園東門)段機動車道從4月3日至23日全封閉施工。楊傳友介紹,維修路段長約500米,對破損路面、排水設施、側石等一起維修,目前維修路段基礎養護基本結束,施工人員正對局部排水設施、側石進行施工改造。
楊傳友介紹,從3月中旬開始,市政職工克服施工現場人車流量大、交通導流難、瀝青材料供應受限等不利因素,及時實施市政道路排水設施大中修工程。先后開展了文山路、化工路、洞山中路輔道、人民北路等城區主次干道瀝青路面大中修施工,分別采取瀝青表層處理、表層+基層改造相結合方式對受損路面進行維修改造。同時,更換損壞的排水管網和窨井、檢查井,提升下沉的窨井和排水井。
組織16組人員齊開工
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了解到,結合我市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市政部門加大對道路排水及其附屬設施的整治維修力度。組織16組施工人員,分路段對市政設施開展維修施工。
目前,已維修改造淮河大道、國慶路等人行道板1879平方米,配套新建南山路、九水路等路段人行道915平方米;更換調整洞山西路、廣場路等側石979米、維修攤鋪淮舜路、電建路、淮河大道瀝青路面7600平方米,維修龍湖路、舜耕路等道路坑槽1047平方米;整治改造淮河大道高速出口處周邊環境,增設花崗巖側石150米,同時改造了該區域排水設施。此外,市政部門還及時對淮河大橋護欄、洞山隧道裝飾板等受損的橋隧設施進行了維修。
積水點改造緩解排水難
提起道路積水,就不得不提到市區淮舜南路與洞山東路交叉口(綠茵里小區東北側)以及朝陽東路(領城小區君臨帝景酒店路口處)這兩處路口。這兩處路口,每年強降雨期間,就容易出現積水問題,造成道路交通受阻。目前,市政部門對這兩處易積水點進行了整治改造。
4月16日下午,在淮舜南路與洞山東路交口,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看到,該路口西南角兩側的洞山東路和淮舜南路分別重新安裝了排水管道,并增設了排水井。目前,管道已經鋪設好,預計4月20日左右即可完工。楊傳友介紹,該路口排水管道改造共計70米,將原來的直徑30厘米的管道換成了直徑1米和部分80厘米的管道,并增加了5處檢查井、4處排水井,可以進一步緩解該路口排水壓力。
隨后,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在朝陽東路君臨帝景酒店旁的交叉丁字路口,看到該路口東西兩側也進行了改造。重新鋪設排水管道20米,并增設了6處排水井、2處檢查井。
路口“微改造”方便通行
在日常生活出行中,騎電動車、自行車的市民會發現,在市區一些道路交叉口非機動車道與機動車道并非平齊,而是被側石阻擋,形成了臺階,有的地方還比較高。這讓騎車的行人經過路口時感到不便,導致不少人選擇直接從機動車道上騎行。
為合理引導規范行人非機動車輛通行秩序,保障交通暢通,市政部門積極與交管部門開展聯動,對市區存在上述情況的道路交口進行了“微改造”。
在國慶路與淮舜路交叉口路北由東向西方向的非機動車道路口,存在臺階,市民騎車經過不方便,覺得這個路口設計不合理。交警部門了解后,聯系到市政部門。市政部門經過實地查看后,進行了改造,將臺階消除,改成了斜坡。這一改造,方便了市民騎車通行,受到了市民的稱贊。
楊傳友向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介紹,該部門通過與交警部門聯動,先后對國慶路與淮舜路、國慶路與人民路、國慶路與龍湖路等道路交口以及洞山西路等開展了“微改造”施工。另外,該部門還自行對一些道路交口進行了改造,以方便市民出行,積極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
圖一:洞山中路已維修好的輔道平坦整潔
圖二:人民北路(香港街—公園東門)正在維修改造
(記者 張明星 馬南南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