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不僅是居民安居生活的地方,也是社會的細胞。小區的和諧、文明、安定,不僅折射出一座城市的美好形象,更是構建和諧社會,創建文明城市的基石。但長期以來,在一些小區,物業公司與小區業主之間的關系,有時候總是顯得那么微妙,甚至有些緊張。
其實,物業這個行當,在我國也算不上是一個新興行業。追溯它的發展史,至少已有30多年。但令人費解的是,一個經過30年歷練的行業,應該做起來得心應手,順風順水。可現實中,卻不是這樣,在一些小區,物業公司與小區業主之間似乎總有一道難以逾越的坎。這道坎,造成一些物業公司與小區業主之間摩擦不斷。
那么,物業公司與小區業主真的天生就是一對冤家嗎?兩者為什么會那么容易產生矛盾?近日,本報記者帶著這些疑問,走訪了我市主城區部分小區。從走訪情況看,是喜憂皆有。放下好的小區暫且不說,先說存在問題的幾個小區。從記者走訪的情況可以看出,那些物業公司與小區業主在談及他們之間所發生的摩擦時,可謂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龍湖及第城:交房剛半年 違建就“露頭”
近日,記者接到市民反映稱,龍湖及第城小區剛剛交房半年,就有不少業主違規封住公共通道,有的甚至把樓頂消防通道封上了,搭建陽光房。
在小區9號樓,記者看到通到樓頂的消防通道被一扇鐵門封住,樓頂的公共防火門也被換成了自家防盜門。據物業人員稱,這扇鐵門和防盜門都是頂樓業主封的,說是為了自家樓頂安全。“可我們的電梯機房也設在樓頂,一旦電梯出現問題,連我們物業人員也上不去,更別提檢修電梯了。”該樓業主告訴記者,頂樓業主封住的是消防通道,也是發生火災時所有業主的逃生通道,可如今這個逃生通道卻被封住了,今后電梯一旦出現問題,物業也不能及時維修。
除了封住消防通道,該小區8號樓還存在占用樓頂公共區域,搭建陽光頂棚的現象;3號樓與6號樓數十家邊戶業主封閉公共通道,更換公共防火門,把公共通道封成自家進戶區域,不僅影響中戶業主的通風,也存在消防隱患。除此之外,小區還存在亂倒裝修垃圾、消防設施被破壞現象。
隨后,記者將該小區的相關問題向田區城管行政執法局公園中隊進行了反饋,該中隊表示將依法查處。
7月23日,記者再次來到該小區時,獲悉9號樓和8號樓的違建已經拆除。據淮南市錢塘盛世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龍湖及第城物業服務中心的負責人介紹,他們小區是2017年12月交的房,現已有40多戶居民入住,大部分業主還在裝修中。“目前違規封住消防通道就9號樓一家,城管部門將其拆除,對違建之風形成了打擊,對我們下一步的管理起到震懾效果。”這名負責人稱,至于3號樓和6號樓因為在樓房設計之初就存在一些問題,邊戶不封過道存在安全隱患,封上又對中戶通風造成影響,雖然物業對這些違規封過道的業主下過整改通知書,可沒有一家業主配合,他們物業也沒有辦法。對于小區內裝修工人就近隨意傾倒垃圾一事,物業打算派專人管理,盡量規范工人傾倒垃圾。
伴山家園:加蓋陽光房 破壞綠化帶
7月23日,記者又來到淮南高新區伴山家園小區。小區看著還不錯,可一走進小區內,卻發現樓頂加蓋陽光房現象很是普遍,一些頂樓住戶為了蓋陽光房,竟破壞樓頂的公共煙道。在21號樓,記者看到一家在樓頂違規澆筑房頂的,23號樓則有兩家一樓業主破壞了小區綠化帶,鋪上人造草坪,打造成自家“后花園”。此外,小區內可能正在整修,一些建材就堆放在小區停車位和草坪上。
居民們介紹,該小區是2015年交房陸續入住的,一開始小區建設管理得非常好,不僅遠眺舜耕山美景,還可遍覽小區綠化景觀。隨著小區入住率上升,樓頂加蓋之風日益興盛,占用公共面積不說,還亂改小區公共煙道,影響住戶家中的排煙。“現在又有一樓住戶破壞綠化的現象,如果物業就這樣置之不理,小區肯定會越來越亂,到時這么好的小區就糟蹋了。”
隨后,記者來到中煤集團伴山家園客服中心,就伴山家園存在的問題進行采訪。客服中心相關負責同志對小區內存在的違建、破壞綠化情況似乎不甚清楚。在記者告知下,才稱25號樓破壞綠化的一樓業主他們已經下過整改通知書,并將情況反映給了城管,可業主不恢復,他們也沒辦法。對于建材亂堆放一事,其稱因為最近小區在大修,需更換路燈,所以臨時堆放一下。
對于小區所出現的這些問題,記者在調查時發現,居民與物業各執一詞。
居民:把好第一關 小區更美麗
“其實一個小區究竟能不能管好,關鍵還要看物業能不能把好第一關。”通過幾天來對一些新建小區的走訪,居民們告訴記者,現在的新建小區都很漂亮,各項配套設施和綠化景觀也很到位,所以最初業主們都是比較滿意的。可隨著入住率增高,一旦有業主違規,而物業又沒有管住第一家,其他業主就會有樣學樣,造成小區內違建成風、亂象叢生。
物業:居民多理解 服務需到位
在采訪中,不少物業公司針對小區內存在的問題稱,個別業主肆意侵占公共面積,而物業沒有執法權,只能采取上門勸說、上報執法部門的辦法,收效甚微,而這也導致小區物業費收不上來,達到30%至40%也就不錯了。
那么小區物業究竟能不能管住業主的違規行為呢?記者在調查中走訪了恒大綠洲小區。該小區建成也有幾年了,可小區內沒有一處違法建設。據該小區金碧物業有限公司淮南分公司相關負責人王婷婷介紹,恒大綠洲小區從2014年陸續交房,入住率現在已達到50%,物業費繳納率能達到85%到90%。王婷婷說,他們的日常工作要求是綠化不得有有色垃圾,路面不得有落葉;室內維修5分鐘到場,30分鐘開工,大修3天,小修一天。
一名從事物業管理多年的職業經理在談及小區物管時,向記者說出這樣一番話:小區物業公司不是小區的管理者,所以,在平日的工作中,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要以小區服務員的身份,為小區業主提供貼心優質服務,切不可以小區管理者的身份自居。特別是當小區水、電、氣、網絡、消防、電梯等出現問題時,雖說這些對小區物業公司而言,都是隱性服務,也是小區物業公司難以自行解決的,但小區物業公司不能不管不問,更不能一推了之,要盡力與相關部門取得聯系,進行溝通,并力爭讓問題得到快速解決。
房產部門:準入門檻低 監管力度小
采訪中,市房產局物業監管科相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淮南目前有200多家物業公司,而如今監管科已無法對其進行監管。因為隨著服務企業資質和其管理辦法的取消,現在的物業公司根本不需要到房產部門登記,也沒有什么門檻,完全是開放的。針對小區存在的問題,該負責同志稱,這是三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一些開發企業產品質量不過關,造成后續很多問題;二是業主素質不高;三是物業管理不到位。所以,要想把小區建設好,需要三方面通力配合。這位負責同志還稱,下一步他們監管科會通過《誠信檔案》《規范化經營項目》等對物業公司進行監管,現在相關文件還在起草當中。(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