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集區大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采訪速記
“鳥在高飛,花在盛開,江山壯麗,人民豪邁!
日前,記者前往謝家集區文化館采訪,剛踏進文化館的大門,鏗鏘有力的演奏聲就讓記者感到精神振奮。
文化館活動室內,記者看到20多位市民正在這里排練節目。
“我們西城管弦樂隊成立將近12年了,成員大部分是業余愛好者和工礦企業退休工人。以前樂隊排練沒有固定的地方非常不方便,后來區文化館給我們提供了免費的場所,讓我們像找到了家一樣,在這里玩得非常開心!蔽鞒枪芟覙逢牫蓡T金梅高興地告訴記者:“我們還經常到社區、鄉村參加區里舉辦的各類文藝演出,既滿足了興趣愛好,又有了展示的舞臺!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謝家集區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文化自信,強化文化自覺,緊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昐,著力探索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務新模式,補齊公共文化服務的短板,全區群眾文化活動活力進一步增強。
文化惠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在望峰崗鎮文化站,望峰崗小學的學生陳玉蘊秀告訴記者:“鎮里的文化站每天都免費開放,我們在下午放學后、周末或者寒暑假的時候都來這里看看書、下下棋、練練書法,還可以到電子閱覽室查閱有關學習資料,有這樣一個活動場所,我們非常開心。”
“為了給群眾提供更多的、免費的文藝活動場所,我們利用現有存量資源,在區文化館內改建了一個文化展示中心,定期舉辦文化展示活動,利用原謝一礦廢舊廠房改造成全民健身中心,開展了羽毛球、籃球、武術等群眾賽事,利用原謝四小多功能廳,改建成區圖書館,方便了市民閱讀,并定期舉辦豐富多彩的棋牌、讀書活動。”謝家集區文廣體局負責同志向記者介紹:“在滿足日常開放項目的同時,區文廣體局利用免費開放場所開設書法活動室,為書法愛好者提供一個學習交流場地,在鄉鎮文化站專門為留守兒童購置了部分書法學習資料,培養孩子們的興趣,豐富孩子們的業余生活。今年上半年以來,區文化館、圖書館共計開放120天,服務人次13000人,舉辦活動22次;圖書館累計開放天數120天,服務人次9392人,舉辦活動17次;6個鄉鎮文化站累計開放天數108天,服務人次12654人,舉辦活動84次!
塑造品牌:地域特色文化活動精彩紛呈
8月3日上午,謝家集區在謝三村街道北區廣場舉辦了“社區大家樂——新時代全民健身動起來”體育項目展演活動,展演活動既有融入武術元素的“健身氣功八段錦”,又有熱情洋溢的“健身柔力球”表演,更有絲絲入扣的廣場舞“東方紅”。一個個精彩的節目,讓前來觀看的市民沉醉于繪聲繪色的視聽盛宴之中,忘記了炎炎夏日。
依托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謝家集區將各項公共文化活動與本土文化相結合,充分挖掘蔡楚文化、春申文化、煤礦文化等地域資源,著力塑造深受喜愛、“鄉土味”十足的公共文化活動品牌。
據了解,謝家集區塑造的“社區大家樂”品牌,包括“文藝匯演”、“體育競賽”、“作品展覽”等三大板塊11項活動,主要是以城市生活、文藝演出、工間操比賽等形式,在重要節慶假日期間組織干部群眾積極參與到文體活動中,“社區大家樂”品牌深受城市居民的喜歡,被省文化廳評為優秀群眾文化品牌。
為進一步促進城鄉統籌發展,活躍鄉村基層文化生活,在城市文化活動的基礎上向農村延伸,謝家集區還打造了具有鄉村文化特色的“鄉村歡樂行”活動品牌,主要包括農村文藝巡演、農民書畫展、農民才藝展演、美麗鄉村建設成果攝影展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工藝展五大部分,把地方戲、花鼓燈、書法、攝影、繪畫等元素融入鄉村文化活動中去,極大地豐富了農村群眾的文化娛樂生活。
社團反哺:群眾文化內力全面激活
為提升基層群眾文藝隊伍的整體水平,謝家集區大力實施了“文體輔導員培訓輔導計劃”,對地方文藝骨干和文藝愛好者開展舞蹈、音樂、化妝、圖書管理等專業的集中培訓輔導,年均培訓人員2千余人次。
省級優秀群眾文化輔導員王俊美告訴記者:“我們建立了覆蓋全區的群眾文藝團隊以及鄉鎮、街道、村、社區和各級文化站的文化志愿者聯絡群,在政府舉辦各類文體活動時,我們可以迅速組織起包括文化、體育等內容的一系列節目參加演出。”
“自2009年創辦‘社區大家樂’群眾文化活動品牌以來,已有80余支優秀群眾文藝團隊參與其中。目前,全區共有各類群眾文藝團隊100余支,每個行政村和社區至少有2支群眾文藝隊伍!敝x家集區文廣體局負責同志向記者介紹說:“我們開展了群眾文藝團隊‘分類評定’活動,根據各團隊的專業水平與自身建設等情況,對其進行綜合考評,不斷激勵和促進群眾文藝隊伍建設,有力地推動了地區文化的繁榮發展!保ㄍㄓ崋T 柏發濤 記者 蘇強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