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東部城區水廠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目擊
9月11日下午,記者根據舉報線索,來到田家庵區舜耕鎮姚北村的淮河大堤,東部城區水廠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就設在這里。
在東部城區水廠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記者看到有三三兩兩的游泳愛好者在水源保護區的河段游泳,盡管河岸上有巡查人員,但是游泳者對巡查人員的制止置若罔聞,有的還和巡查人員發生了沖突。記者在保護區發現,水源保護區周邊的隔離柵欄有的已經破損,沿著河堤散落著一些垃圾,不遠處還有工地在施工。
我市現有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5處。其中市級飲用水水源地3處,分別為東部城區水廠、袁莊水廠、平山頭水廠。東部城區水廠飲用水的取水口在這個保護區內取水,供水區域為淮河大道以東,服務人口約40萬。就是這樣一個重要的地方居然有人長期在這里游泳,而且屢禁不止。
沿著河堤,河長制公示牌、水源保護區警示牌、環境保護宣傳牌林立,可讓人擔憂的是水源一級保護區監管、整改不到位事實卻沒有改變。
對于水源一級保護區的整治、監管到底應該由誰負責?環保部門工作人員介紹,根據《安徽省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條例》要求,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的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工作,配合有關部門做好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的有關監督管理工作;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做好本區域內的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工作。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禁止從事網箱養殖、畜禽養殖、施用化肥農藥的種植以及旅游、游泳、垂釣等可能污染飲用水水源的行為。
如何推進我市水源地的保護?說白了就是“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比如對于水源保護區隔離柵欄被損毀情況,《安徽省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損毀或者擅自移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地理界標、警示標志和隔離防護設施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的有關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情節嚴重的,處以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對于廣大市民來說,加強宣傳尤為重要。我們吃的是淮河水,保護好水源也就是保護好我們自己的健康。(記者 張鵬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