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臺縣啟動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
“現在,鳳臺的藍天天數明顯增多了!”在鳳臺縣鳳凰文化廣場上遛彎的市民繆先生抬頭望著天空,欣喜地說。
“趁著周末,帶孩子出來呼吸新鮮空氣。”看著蹦蹦跳跳的兒子,市民張云云說,“鳳臺的天更藍了,即使在冬季,空氣質量也比以前好很多。”
最是一年好時節。
初秋時節,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勤勞的鳳臺人民一邊收獲著經濟社會發展的累累碩果,一邊欣賞著“天空藍”。
為全面改善環境空氣質量,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打贏藍天保衛戰,鳳臺縣通過制定工作機制、實行產業布局調整、能源結構調整、運輸結構調整等一系列舉措,使該縣環境空氣質量得到持續改善,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增強。
同時,鳳臺縣委、縣政府把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作為重大的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各級各部門聯防聯控,全體環保網格員晝夜巡查,廣大群眾群策群力,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使藍天更藍、白云更白。據了解,今年1至8月份全縣PM2.5平均濃度為36.8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位于前列;優良天數比例68.2%,比去年同期上升24.0%,增幅全市排名第二。
成績只能代表過去,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以及生態環境部工作部署,持續有效改善環境空氣質量。該縣結合實際,于9月上旬啟動了鳳臺縣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對下一步工作進行了部署,制定了工作目標,分解了工作任務,明確了職責。
該縣加強產業結構調整,規定主城區重污染企業加速搬遷,控制兩高行業產能,對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重點摸排石料、板材、家具、吹塑、包裝、印刷等行業。進行工業污染源治理,對部分企業污染治理設施進行升級,達到特別排放限值要求和無組織排放改造。
加強能源結構調整,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削減煤炭消費總量,對燃煤電廠超低排放進行改造。開展鍋爐綜合整治,進行拉網式排查,全年開展煤質監管工作。
加強運輸結構調整,動員大會召開后,該縣有關部門將立即組織力量優化調整貨物運輸方式,實行重點企業錯峰運輸,逐步提高鐵路運輸比例;升級車船結構,淘汰老舊車,拆解報廢汽車;改善車船燃油品質,升級油品質量,供應達標汽柴油、開展油品質量抽檢、車用尿素質量抽檢,對不合格產品依法進行處理;強化移動源管控,開展新車環保監督管理、在用車執法監管、加強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防治,禁止使用冒黑煙和超標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
加強用地結構調整,開展礦山綜合治理、揚塵綜合治理、推進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控制農業氨排放、加強煙花爆竹禁燃。
加強工業窯爐專項整治、揮發性有機物專項整治、重污染天氣應對和能力建設,完成空氣環境網格化監測系統建設,年底前完成新增1個降塵量監測點位的布設,實現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實現聯網,確保監控數據實時、穩定傳輸。
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目標已制定、責任已明細,面對工作艱巨任務,全縣干群容不得絲毫懈怠,來不得半點疏忽。該縣主要負責同志表示,只要全縣上下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強化責任擔當,以更加過硬的作風、務實的舉措,全力抓好各項攻堅任務落實,打贏這場保衛戰,藍天白云必然常駐,人民群眾的藍天幸福感才會得到進一步提升。(記者 劉銀昌 通訊員 朱紅穎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