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八大提升行動”總體部署,我市城市管理部門全力推進牽頭負責的各項重點工作,在創城的“實戰”中不斷規范管理,提升水平。
——狠抓精細化管理,筑牢文明創建基礎。按照“保潔全天候,管理無縫隙,責任全覆蓋”的要求,以“細、深、實”的工作標準強化環衛管理,夯實文明創建根基。首先是優化作業模式,推行“5+1”道路作業模式,形成了機械清掃、洗掃、高壓沖洗、護欄清洗、灑水降塵和人工保潔相結合的洗掃作業體系,城區道路機掃率達90%以上。其次是實現動態監管。在全部環衛機械上加裝GPS定位系統,實現對作業車輛運行軌跡的實時監管,自動采集行駛公里數、用油量、用水量等關鍵性的作業指標數據,從時效、數量、質量等方面建立量化管理,實現對作業質量和效果的動態監管。再次是推行網格化保潔。合理調整人工保潔班次,在窗口地區、主要干道增配保潔人員,延長作業時段;在背街小巷等明確作業人員、落實管理責任,實現轄區清掃保潔責任全覆蓋、管理無盲區,確保了垃圾“日產日清”,城區基本達到了“目光所及、不見垃圾”要求。
——落實規范化執法,提升文明創建水平。以市級“路長制”的29條道路為重點,按照“逐街、逐路、地毯式”的要求,大力開展城市環境集中整治。在整治占道經營方面,取締流動攤點 13599處,規范6856處;取締出店經營 7931處,規范5809處。在整治沿街立面方面,清除建筑立面廣告771處,拆除大型戶外廣告368處,規范設置戶外廣告940處。集中拆除了金徽華庭、云景華城、廣場路兩側等建筑立面巨型廣告70余處;設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公益宣傳廣告、街頭小品323處,落實好400余個沿街電子屏、電子門楣“創城”宣傳工作。在整治“空中蛛網”方面,捆扎凌亂線纜197455米,拆除廢棄線纜51871米,敷設下地線纜550米,拆除線桿33根。在整治渣土轉運方面,嚴格實施項目工地揚塵防治“八個100%”規定,在所有項目工地門前安裝攝像頭,所有渣土車輛安裝北斗定位系統,推動購置全密閉新型環保渣土運輸車;協調交警部門派駐人員及車輛,對渣土車實施嚴密查處管控,目前已查處車輛拋撒442臺次,查處工地揚塵污染22處。在整治靜態交通秩序方面,新劃機動車泊位1018個、非機動車泊位150個;倡導同向停車,設置同向停車引導牌6個。在市政園林管理方面,查處市政公用設施缺損1100余起;查處園林綠化苗木設施缺損和違規行為157起;查處橋梁類設施缺損221起、隧道類設施缺損84起;夜間巡查處理夜景燈飾設施隱患84起。
——開展滾動式督察,健全文明創建機制。依托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以嚴格督察考評為抓手,盯住重點問題開展滾動式督察,著力推進城市管理常態化、長效化。城管部門對照全國文明城市測評內容和標準,以城區道路兩側公共環境、公共秩序等問題為抓手,加強城市管理問題采集,做到“應采盡采”。特別是對市級“路長制”的29條道路,嚴格實施滾動式督察,每周通報進展情況,問題不解決絕不放過,問題解決不徹底絕不放過。按照“及時發現、精準定責、快速處置、有效監督”總體定位,完善案件立案、確權、派遣、辦理、反饋流程,對發現的問題分類移交相關縣區或責任單位處理,提高案件處理效率;按月對成員單位辦理日常派遣案件和重點問題情況進行綜合考評計分,實行排名站隊,每月進行通報。自全市創建活動啟動以來,市數字城管系統共采集案件69910件,已整改61011件,整改率為87.27%。(記者 張鵬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