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購物真方便,足不出戶,無論身上穿的還是家里用的,很多都從網上淘。這不,就連我們廣場舞表演的服裝也是從網上定購的。”提起網上購物的好處,家住鳳臺縣城關鎮57歲的張玉芹說,自從去年女兒教會了她使用手機第三方支付,她現在完全變成了購物達人!爸挥心阆氩坏降,沒有網上買不到的。”
張玉芹原是鳳臺縣百貨大樓的一名營業員。在計劃經濟時代,人們要想買東西只能通過憑票購買,就算有錢,沒有票證也買不到商品。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幕拉開,伴隨全國上下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經濟的大潮,在80年代初期,鳳臺縣的國營商店、集體商店也開始逐漸增多!澳菚r鳳臺縣只有一個百貨大樓,商品種類算是比較多的,到了逢年過節,每個柜臺前都被圍得水泄不通!睆堄袂壅f,那時候,小到買紐扣、鍋碗瓢盆,大到買五金家電,逛百貨大樓成為老百姓心中時髦的象征。很多年輕姑娘的理想工作就是當一名商場營業員,當時22歲的她就來到百貨大樓做了一名營業員。
“那時,顧客和商品都有柜臺隔著,一對一介紹,顧客在外面看,架子都是靠里面的,需要什么樣的商品就給你推薦什么樣的商品。有了什么新貨,一‘搶’而空。”張玉芹告訴記者,當時顧客對商品的認識完全取決于營業員的推薦。
到了90年代,隨著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費理念的轉變,人們不再拘泥于柜臺銷售,自選式商場像雨后春筍般多了起來。貨架式的零售形式,開始替代長久以來的柜臺式零售。到了2000年之后,隨著大賣場的風行,購物中心、專賣店等業態逐漸豐富起來,老百姓購物也更加方便。同時,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絡越來越多地介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網購作為新興的購物方式之一,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
現如今,隨著移動用戶規模的不斷增加和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購物網站向移動平臺平移,手機購物逐漸替代電腦購物。移動購物以微博、微信等移動社交平臺以及其他各類電商APP為依托,突破了地點的局限性,實現隨時隨地購物、支付。
為了適應互聯網時代,近年來,鳳臺縣大力推進電子商務工作,提升物流配送中心建設水平,投資130萬元在智谷電商物流園內新建一個縣級倉儲物流配送中心,今年5月底已經正式開業運營。同時,該縣與相關快遞物流企業溝通對接,目前已整合“三通一達”、順豐、德邦、百世等7家物流、快遞企業,并簽訂了“鳳臺縣快遞郵政合作協議”,逐步解決農村物流快遞“最后一公里”困難的問題。
在去年大力推進站點建設的基礎上,截至今年上半年,鳳臺縣已建成村級網點289個,其中“郵樂購”鄉鎮級運營中心5個、村級服務點234個,其他電商村級服務點52個,實現了行政村電商服務站點的全覆蓋,自查合格234個,合格站點率達到100%。今年5月,該縣農村電商全覆蓋工作已經順利通過省市政府驗收。
老年人享受到電商發展帶來的便捷,年輕人則從中獲得了許多創業的機會。鳳臺縣綠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去年通過開發手機APP和微信銷售平臺,銷往深圳、東莞等南方城市本地農副產品金額達500萬元以上,今年又在深圳建立了冷庫等生產基地,每年銷售市場逐步擴大。
如今,購物場所仍在不斷刷新,無人值守的新興業態越來越多出現在人們身邊。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人們購物方式的變化,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所帶來的百姓生活的變遷。從柜臺到超市,到大賣場、購物中心,再到城市綜合體、網上購物,人們的“買買買”一直在不停地“變變變”,現如今,又進入了掃碼無現金支付時代。不斷繁榮的商圈,更加便民、惠民、利民,為市民提供了更多更優質的公共服務產品。
采訪結束,已近傍晚。在鳳臺縣鳳凰文化廣場,隨著《點贊新時代》舞曲的響起,張玉芹與她的廣場舞團隊翩翩起舞。透過優美的舞姿、醉人的旋律,展現了舞蹈隊員們積極向上、健康快樂的精神面貌,表達了廣大鳳臺人民對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繁榮興盛的美好愿景。(記者 劉銀昌 通訊員 朱紅穎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