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開展交通秩序專項整治綜述
交通秩序,是體現城市精神文明的前排窗口,也是創建文明城市的一項重要內容。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決策部署,今年以來,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緊密聯系淮南實際,針對交通違法亂象,在全市范圍內部署開展道路交通秩序專項整治行動。據不完全統計,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同比分別下降2.6%、3.9%、1.7%,機動車有序停放上升9.6%、禮讓斑馬線上升7.8%,交通狀況得到顯著改善。
找準癥結發力 整治違停亂象
近年來,隨著我市機動車保有量持續、高速增長,“一位難求”已成為有車一族的心頭之患,不少醫院、酒店、學校、商業中心、住宅區周邊道路成為違法停車的高發區域。為了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數,專項整治開始前,市交警支隊便部署各大隊深入轄區每條道路,實地調研摸排,梳理總結轄區內的道路禁停標識缺損、新增停車泊位可行性等情況,并形成書面意見上報。支隊在進一步調研論證后,最大限度增設停車泊位,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利用現有空地修建停車場所,并加大違法停車行為的查處力度。
自今年3月以來,交警部門以淮河大道、洞山路、蔡新路、長江路4條“文明交通示范路”為重點,對全市29條主要道路機動車道進行嚴管嚴治。由支隊領導班子成員和各大隊負責人擔任“路長”、包干負責,各交警大隊、中隊實行分路包段,定路段、定崗位、定時間、定責任、包秩序。截至10月上旬,交警部門共查處機動車違停13.19萬余起。
堅持嚴管久查 引導文明禮讓
“嚴”和“久”,是廣大駕駛人對此次交通秩序整治的突出感受。市民們在出行時發現,設置有“減速”、“觀察”、“禮讓”的交通標志越來越多出現在城區機動車道上。
針對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行人和電動車亂行等“小違法”行為,市交警支隊從年初起開設“不禮讓斑馬線”視頻監控系統,將機動車未禮讓行人的違法行為予以自動抓拍,審核錄入違法處理系統。在“淮南交警在線”微信公眾平臺,開設有“違法舉報”專欄,公布曝光部分未禮讓斑馬線車輛,被抓拍車輛駕駛人會被處以罰款100元、記3分。交警部門還不定期組織警力前往城區各主干道路口,開展現場整治行動,重點整治車輛行經人行橫道未減速、未停車讓行及行經無交通信號道路未避讓行人等違法行為。據統計,3月1日至10月10日,全市共查處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行為2.8萬余起。
廣泛宣傳發動 強化督查問效
為教育引導廣大駕駛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自覺抵制不文明交通陋習,交警部門在市區各路口、路段均懸掛宣傳標語,并利用街面電子顯示屏不間斷提示,提高市民知曉率和認同感;通過媒體大力宣傳交通秩序整治的重要意義,并聯系電視臺通過現場拍攝違法行為、讓違法駕駛人現身說法、專家點評等手段,制作分析典型違法節目,擴大社會影響;充分利用雙微平臺發布整治機動車“違法停車”、不禮讓斑馬線等方面的工作動態,選取嚴重影響通行的違法停車圖片進行曝光,加強在微博、微信群、網絡論壇上的網民互動,爭取更多市民支持;各交警大隊還走進中小學校、幼兒園,通過“致家長的一封信”、“小手拉大手”等形式,引導家長文明行車、有序停車。
破解城市交通治理難題,傳統的“人海戰術”顯得捉襟見肘。為此,市交警大隊深挖大數據運用,依托支隊、大隊兩級交通指揮控制中心,依據道路擁堵、違法停車等數據,主動排查推送交通違法行為突出的路口、時段、區域,引導路面執法警力動態精準投放,有效節約警力、提升效率。同時,市交警支隊進一步強化督查問效,定期通報活動開展情況,及時發現、解決存在的問題,建立起機動車違停整治工作“周通報、月督查”制度,將各大隊違停整治工作納入月度績效考核,設定較大比重分值,直接影響考核名次。(記者 陳崇韌 通訊員 郭晨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