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更需做細做實
用“心”解開電網改造路上“方程式”
電,是生活的必需品。對每個居民而言,如果說通電是享受基本生活的前提,那么電網改造則是提高生活品質的基石。如今,一輪輪電網改造升級解決了電壓不達標、電力線路老化、動力電不足等老大難問題,增強了供電保障,釋放了便民紅利。
改革無坦途。電網改造是好事,但是好事更需做細做實。如何讓電力設施安全“進村落地”,如何讓群眾心甘情愿“讓地三尺”,都是值得深思的課題。近期,市長熱線先后接到數起關于電網改造過程中電線桿“擋路”“著火”“傾倒”“堵門”等問題的來電反映。
安全無小事。潘集區賀疃鎮村民來電反映,該鎮賀疃村小吃街南北路上有一處電線桿設置在道路中心,影響車輛通行。市長熱線立即聯系國網淮南供電公司潘集分公司。經現場查看后,確定該電線桿屬于農網改造項目,線路經專業設計,基本不影響車輛通行。但鑒于現場交通情況復雜,從零風險的角度考慮,工作人員對電線桿進行了遷移。日前,110指揮中心工作人員來電上報,有群眾報警稱,田家庵區姚家灣姚南六隊巷內的供電線纜出現著火問題。市長熱線接反映后第一時間聯系供電公司并告知群眾聯系方式,供電公司立即安排工作人員前往現場處理。又如,潘集區高皇鎮高皇新街菜市場附近五、六根電線桿存在傾倒的問題,責任部門第一時間安裝固定,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
電網改造中電線桿遇到“進村難”“缺地放”也是常見的事。居民擔心電線桿安裝在自家附近影響美觀,占用了鄉路田埂不便通行,內心糾結也未嘗不能理解。潘集區蘆集鎮姚幸村西南庒村民反映,供電部門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將一根電線桿設置在其家門前,對此不滿。經調查了解,該項目屬于農網改造工程,供電線路設計為架空線路,因組立電桿需要,電線桿最佳布點是反映人家門前地段。在經有關部門介入協商無果后,供電公司重新調整設計,計劃將電線桿遷移。此外,鳳臺楊村鎮村民反映當地供電部門電網改造將大量電線桿放在該村主路,造成村民無法通行。了解發現,當地電網改造中只有一根電線桿遮擋了反映人的田埂入口,為了不讓群眾作難,工作人員及時將電線桿遷移。
電網改造是幸萬民,利萬家的好事。要讓電力設備“安全著陸”“放心落腳”,一方面需要供電部門做出“優質功課”,精心設計方案,用心架線布點,做到“安全與貼心”并存。另一方面,基層部門要做好“入戶宣傳”,告知電網改造必要性,解釋電力設備的安全性,讓群眾“放心、順心”。此外,轄區居民也要樹立“大局意識”,認識到電網改造是“利己工程”。
“你用電,我用心”。于細處見,服務入微,一根電線桿定會撐起萬家燈火;于大處看,我為人人,電改變易,定會點燃美好明天。(記者 柏雪 通訊員 孫思奇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