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清晨7時,“淮南高新區創城工作群”里跳出第一條信息,創建文明城市志愿者桂李斌拍攝的視頻顯示,雖是雨天,但高塘湖路與和悅街交口的文明交通狀況良好。不到一分鐘,“群”里第二條信息出現,高新區文明創建分管負責人的字樣顯示:辛苦了,請督查組查看其他各組工作情況,并再次請示市政府對連續陰雨天氣的值班要求。
一部手機一個“群”,148人共參與,上下匯聚一股勁;一個“群”,覆蓋大街和小巷,部門聯動求實效;一個“群”,連接著干部與群眾,文明創建你我他!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腳步里,淮南高新區利用大數據,用活“微信工作群”,將一條條指令傳遞到第一線,將一個個創建盲點消除在現場,將一縷縷文明之風送到群眾身邊。
開會的時間省出來,把責任挺在前
“推動創建工作常態化、長效化,確保創建工作全覆蓋、無死角……”以往常常在會議中出現的話語,如今頻頻閃現在“淮南高新區創城工作群”。
創建工作中,高新區根據各小區區域劃分,將全區劃分為1個一級網格,7個二級網格,由鎮、村、社區結合工作實際,對二級網格進行三級劃分,將每個二級網格劃分為若干個創建網格責任區,分級設立網格長,包保各網格。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時間緊、任務重,我們盡量少開會,把時間省出來,利用工作群來現場推進,方便快捷!”高新區負責人坦言,創城之初,高新區便建立了“淮南高新區創城工作群”,將創建工作和問責辦法在“群”里同步推進。
在群里,不光有文字表述,更有實時場景:11月6日上午10時,一組圖片在“群”里出現,這是高新區管委會主要負責人在金山花園小區冒雨檢查創城工作。隨后的一段話把任務與責任明確:金山花園小區要克服困難,盡快行動起來,整治小區環境衛生,遇到困難可與管委會溝通反映。
溝通的環節減下來,把實事干在前
每一項工作,“群”里來推進,每一個進度,“群”里來體現,在高新區,一部手機,使“群”帶來的移動效應,隨時隨地讓溝通實現網絡無界限。
一組組圖片,在群里閃現,展現著每個工作組的工作進展。早7時15分,高新區環衛處工作人員冒雨清理轄區積水路面,盡全力維護路平、地凈。
上午8時,高新區社會事業局楊軍在“群”里“@所有人”:志愿者服務須穿志愿者馬甲,雨雪天氣按原計劃安排執行,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在每個志愿執勤點位,大家不僅要負責上班高峰期的文明通行勸導,還實時在“群”里反映。通過“群”,一項項創建工作不斷得到落實,一個個變化帶來了一股股文明新風。
文明創建、脫貧攻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新區主次干道上,新增的1000余組宣傳小品及公益宣傳燈桿旗映入眼簾;淮河大道兩側,7塊新增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型公益宣傳畫豁然醒目。
在520余家食品零售、餐飲單位、藥店商戶中,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宣傳標語和公益廣告,將氛圍不斷濃厚;多種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深入社區小區,提升了市民的知曉率,讓人人都來參與文明創建……
創建的節奏提起來,把問題解在前
“淮河大道與五路交叉口,路中間有碎石垃圾,金融世家樓盤路口的綠化需要規范和整理……”一大早,管委會負責人就在“群”里喊話。
一分鐘后,“@徐輝(城管分局)、@耿雯(園林分局)”的提示音跳出:請城管、園林部門工作人員到現場查看……具體聯絡人迅速將任務下達給網格長。
“收到”、“收到”,一聲聲回應在“群”里響起:此綠化帶為開發商種植養護,正在督促;環衛職工已經到位,正在清掃拋灑石子……不到半個小時,現場的處置圖片陸續發回。針對路面拋灑,管委會負責人在“群”里再次喊話:請城管分局嚴查!
工作貴在一個“實”字,動作重在一個“快”字!利用“工作群”,高新區不斷加快工作節奏,提高工作效率,消除一個個創建的難點、堵點:
拆除不合規范、影響市容市貌的違規店面招牌,修復損壞路燈,嚴控高污染車輛通行,加強道路揚塵控制,對沿街商鋪開展夜間巡查、管理各燒烤經營戶,開展交通秩序整治行動……
在“群”里,不同的部門,不同的級別,不同的區域,大家有著共同的目標!淮南高新區把文明創建工作融進了每個人的腳步里,匯聚在每個人的生活中,把文明送進了廣大群眾的心坎上。(記者 柏松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