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田家庵區的王女士,每天接送孩子上學放學都要經過湖濱路。最近,她發現湖濱路經過改造,輔道鋪上了瀝青,電動車走在上面平穩而舒適。“以前路面坑坑洼洼,現在路面平整開闊,騎車十分順暢。”王女士高興地說。
城市道路,關乎市民出行,關乎城市形象。今年以來,市建委、市政園林建設局發揚“工匠精神”和“繡花功夫”,加強市政園林設施建設管養,把工作做到精細、精巧、精準,以城市環境的持續提升,回應群眾期盼,擦亮城市形象。
城市之美,最直觀的是外在之美。我市大力開展主城區市政道路專項整治行動,提升城市交通出行環境。實施主城區道路大中修改造工程,開工洞山中路輔道改造、人民北路道排改造、謝家集區文山路改建、八公山區化工路改建工程,啟動龍湖南路、湖濱路、廣場南路改造工程,推進城市道路“白改黑”,實施田家庵區蘇果天橋維修維護工程。提升城區主、次干道市政設施管理維護質量,集中整修主次干道、公共廣場的破損路面、側石、行道地磚,做到路面平整、無坑洼,人行道板暢通、無損壞。清理、維修城市主次干道檢查井、雨水井,更換破損窨井框、蓋、篦,疏浚清淤城市主、次道路排水管道,道路排水管網通暢、無積水。今年以來,共維護快車道2.4萬平方米、慢車道7650平方米,維修更換人行道板4.2萬平方米,調整安裝側石1.8萬米,維修雨水井1520座,檢查井908座,疏通排水管網19860米。實施道路亮化提升工程,維修路燈1260盞,LED燈1125盞,鈉燈739盞,實現主干道裝燈率100%、亮燈率98%以上,做到照明設施完好、無隱患。
家住大通街東方易居城小區的王大爺愛好鍛煉,最近他發現小區周邊新建了游園,成為休閑鍛煉的好去處。王大爺說,這都是文明城市創建帶來的新變化。我市注重加強園林綠化建設管養,加快街頭游園、道路綠化、公園綠地、舜耕山景區建設,增加綠量,提升品質,構建“點、線、面、片”一體化區域特色綠化景觀。加強廣場游園、景區游園、街頭游園等各類游園精品工程建設,營造節點綠化景觀;推進城市綠蔭工程和行道樹提升改造,提升道路綠化品質。全面落實綠化養護管理責任制,做到街頭游園、廣場、綠地、綠化帶內公共設施完好無損、功能完善,毀損綠地及時補植,死亡苗木及時更換,重要路段、節點缺損苗木立即實施補植;共補苗木11萬平方米,維修護欄7600米,樹穴1206處,新增加綠化隔離帶18.9萬平方米,防穿越護欄1.2萬米。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來到淮河公園,記者放眼望去,隨處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內容。“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關鍵在提高市民素質。我們通過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廣場、公園,起到了育人無聲的效果,讓市民是城市文明的‘代言人’。”市政園林建設局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市通過在龍湖景區、舜耕山、十澗湖公園、中央公園、淮河公園、五一公園等公共場所安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和文明創建宣傳電子屏、展牌,傾力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浸潤群眾心靈,涵養城市“精氣神”。(記者 朱慶磊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