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注意了沒有,近一段時間,行走在大街上,看到商鋪門前、道路兩側停放著許多汽車,雖然品牌不同,但全部停在劃定的停車位上,一眼望去,整齊劃一。如今的淮南,這樣的景象隨處可見,有序停車已經成為城市中一道靚麗風景,成為淮南街頭新常態。
隨著淮南市經濟的迅猛發展,市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車輛大幅增多,已遠遠超過我市現有停車場所能容納的總量,車輛停放已成為一大難題,加之沿街各單位車輛來往頻繁,很多車輛因沒有停車位,不得不占道停放,有的甚至停在了快車道上。為進一步優化道路交通環境,切實規范主次干道、居民小區、公共場所停車秩序,有效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隱患,近幾個月,市交警支隊、市城管行政執法局在全市范圍內通過劃定停車位、處理僵尸車、積極宣傳等多種形式,引導市民有序停車,目前看來,成效顯著。
停車難,難停車
停車難,是全國各個城市共有的現象。上班,沒地兒停車;購物,搶不著車位;回家晚,無車位可停。
市交警部門負責同志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隨著私家車數量的急劇膨脹,主城區停車場建設滿足不了需求,二者之間的供需矛盾已經成為停車難問題的最主要原因。”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一輛小轎車仿佛已不是多么遙不可及的事情。馬路上車多了,作為代步工具,給市民提供了方便,可也平添了許多憂愁,停車難,出行難作為交通管理中的難題已日漸凸顯。
田家庵區龍湖路、朝陽路作為市中心的繁華商業地段,人流量及車流量都非常密集,尤其是在中午及晚上兩個時段,逛街吃飯、休閑娛樂的人群成為這里的主力軍,同時衍生而來的便是停車難、難停車問題。
市民王先生已開車多年,作為一名老司機,王先生稱他最有發言權。“以前停車哪像現在呀,以前車少,根本不需要為停車犯愁,可現在不同了,這停車位都成了香餑餑,有時繞了好幾圈都找不到一個停車位,而且現在搶車位也是考驗司機駕駛技術的一項游戲。”說起停車,王先生顯得非常無奈。
像王先生這樣的市民還有很多,趙女士去年年底剛拿到駕照便興高采烈地購置了一輛小轎車,可才開了半年多,趙女士出門卻很少駕車了。提起小轎車現在的“待遇”,趙女士稱自己也沒有辦法,“出門停車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情,尤其是像我這樣的新手,有時正竊喜著自己看見一個車位,可還沒來得及開過去時,要不就是被人家的車搶先了,要不就是留得空位太小,自己沒本事把車開進去。”時間一長,趙女士買車時的好心情也被磨得差不多了,以后朋友逛街吃飯時,她寧愿打車,也不愿再開自己心愛的小車了。
多措施緩解“停車難”
自從《淮南中心城區停車場專項規劃2010-2020》頒布以來,我市相關部門按照規劃建設了規模適宜、結構合理、布局均衡并與城市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對外交通(包括出入境車輛交通)以及貨運物流設施相協調的停車系統,最大限度的滿足機動車的合理出行需求,同時通過宣傳引導市民選擇合理的交通出行方式,調控停車動態需求,保證“停車有位,停車有序”。
我市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以來,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等部門針對這一“頑疾”,推出了新增停車泊位、施劃停車導向箭頭、噴涂路側石黃色禁停標線、設置夜間停車區域等多項便民措施規范停車。同時加大了處理違停的力度,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加大處罰力度治理“違停”
盡管有關部門想盡一切辦法緩解停車難,然而,部分駕駛人卻置這些措施于不顧,一時半會兒找不到停車位就依然我行我素隨意停車。對此,交警部門和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開出了處罰“大招”,取得了明顯效果。
11月13日上午,由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組織市城管督察機動大隊、田家庵區城管局執法人員聯合媒體一起對洞山中路、朝陽中路人行道上違停的機動車進行查處、曝光。
11月12日上午,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創建辦組織交警田家庵一大隊民警在青年路市第一人民醫院段,集中開展治理非機動車占據機動車道違法停放行動,民警現場拖離多輛違停電動車。這給全市非機動車騎行人敲響了警鐘:非機動車不得占據機動車道隨意亂停,否則交警將依法對其進行處理。
交警部門和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經過近期車輛有序化管理工作,目前,我市的停車環境已經有了很大改善,違停車輛大幅度減少,有序停車成為新常態,但是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下一步,將繼續加強引導和管理,讓我們的城市街道更加整潔。(記者 李鈞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