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下一、二百元,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擁有夢寐以求的書包和學習用具,溫暖地過個冬天
愛心包裹,讓你的愛傳遞得更多……
11月18日下午2時30許,在吾悅廣場門前,幾名身披紅黑色披風的年輕人穿梭在廣場上,只要看到有市民路過,他們就會把手里的宣傳單遞到市民面前,并詳細地解說。他們并不是廣告宣傳,只是想通過這種愛心傳遞的方式為偏遠貧困山區的孩子募集更多的愛心包裹。
愛心包裹是中國扶貧基金會于2009年發起的一項全民公益活動,通過動員社會力量捐購愛心包裹的形式,關愛貧困地區及災區小學生。安徽理工大學于2011年入選此項目,至今已有八年的時間。
愛心包裹中的善品是根據受益對象需求的不同,精心配備的學習和生活用品,分別為100元的學生型美術包,主要以基礎文具和美術用品為主,共3大類,28個品種,135件單品,不但補充了學生基礎文具不足,而且填補了學生開展美術及手工課用具方面的空白;200元學生型溫暖包以保暖御寒物品為主,包含羽絨服、圍巾、手套、襪子在內的常用保暖御寒物品,還特別針對學生上課時下半身易受寒的問題,加入護膝和坐墊,讓孩子們開心溫暖地度過這個冬天,學生型溫暖包是季節性產品。
“在每一個愛心包裹當中,都有一張已付郵資的回音卡,小學生在收到愛心包裹后,會根據包裹單上捐贈人的通信地址給捐贈人填寫回音卡并回寄給捐贈人。通過一對一的捐助模式,捐贈人在捐款后獲知受益人名單,知道自己的錢幫助了誰,標準的包裹內容讓捐贈者從受益小學生回寄的回音卡上知道自己的錢發揮了什么作用。也許省下你的一、二百元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擁有他們夢寐以求的書包和學習用具。”活動現場,大學生志愿者們一遍又一遍地向路人講述著,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中來。
實驗中學七年級學生湯欣苒看到大學生披風后面的“愛心傳遞”四個字,主動詢問大學生是做什么愛心活動。聽說是募集愛心包裹,她立刻找大學生要了二維碼,掃碼付錢,一氣呵成。細問后得知,她每年都會用自己的零用錢捐助一個愛心包裹,到現在已經是第三個了,她希望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夠幫助到貧困地區的孩子,讓他們看到美麗,感受到愛心。
據大學生介紹,今年的活動從10月20日開始至12月9日結束,每個周末,安徽理工大學愛心社的大學生會在吾悅廣場、大潤發、前鋒郵局等將近十個地方設立募捐點,市民們可以就近奉獻愛心。除了線下募集,市民還可以在支付寶上搜愛心包裹進行募捐,讓更多的貧困地區孩子有一個屬于他們的書包文具或者溫暖大禮包。
圖為捐贈一個愛心包裹的湯欣苒同學收到大學生開出的專用發票。(記者 王玲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