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美譽一座城
“2008年,中國骨髓捐獻志愿者張寶與韓國患者配型成功后遭遇了車禍,但他住院治療康復后,繼續為這位韓國患者捐獻了骨髓。這位中國志愿者說:‘人生禍福難料,人家現在大難臨頭了,幫點忙真不算什么。’”
2014年7月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發表演講時,用中國志愿者張寶為韓國患者捐獻骨髓的生動事例,強調中韓兩國人民血濃于水的深厚友誼。這位被習主席盛贊的志愿者張寶,是淮南人。
2015年10月13日晚,“圓夢中國 德耀中華”——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授獎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張寶榮膺全國助人為樂模范,成為淮南歷史上首位全國道德模范,創造歷史,感動淮南,激勵中國!
一個人,一座城,一張名片。喜訊傳來,淮南市民收獲著巨大的感動。欣喜、感動之余,人們不禁開始思考張寶的意義何在?從國家主席習近平為張寶的點贊,到張寶榮膺全國助人為樂模范,張寶的名字一次又一次出現在全國各大主流媒體上,伴隨的是“淮南”這個詞匯的高頻度出現。張寶已成為淮南的形象代言人,讓淮南享譽海內外。
一個人引領一座城
透過張寶,外界的人正在逐步了解淮南這座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厚度。張寶是淮南精神文明建設的“符號”,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張寶的出現,正催生著塑造淮南美好形象的“蝴蝶效應”。2014年8月,張寶志愿服務隊正式成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這支隊伍,也有越來越多的人以不同的形式投身到助人為樂的行列中,他們積極參加各項公益活動:進行集體獻血和造血干細胞捐獻采樣,走進校園、街頭宣傳造血干細胞捐獻和無償獻血知識、普及應急救護知識,看望慰問殘疾人,捐助大病貧困患者、貧困家庭,關愛留守兒童……“張寶效應”在輻射、在放大,引領市民道德新風尚。“一個張寶”正在以量變而質變為“一群張寶”。
淮南是一座因煤而生、因煤而興的城市,煤孕育了這座城市的精神,鍛造了淮南人的魂魄——樸實的像煤,火熱的像煤。2014年,淮南市廣泛開展學習張寶活動,在新集煤礦組織了捐獻造血干細胞采樣和獻血活動。礦工郭學良當年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挽救了一名上海5歲白血病男童的生命,成為安徽省首例礦工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礦工張錕、張明在學習張寶的活動中進行了造血干細胞采樣,在張寶本人的鼓勵下,2016年9月28日,張錕捐獻造血干細胞挽救了一名年輕女白血病患者的生命;2018年6月6日,張明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挽救一位有3個孩子、生命垂危的母親,并且以47歲的“高齡”,成為全省年齡最大的捐獻志愿者;2015年12月14日,礦工史柯捐獻;2016年12月5日,礦工喬龍旗捐獻……截至目前,淮南市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13例,其中煤礦工人捐獻5例,礦工捐獻人數穩居全省第一,采樣入庫的捐獻志愿者全省領先;成功捐獻遺體器官近70例,用另外一種方式傳遞大愛無疆。
2015年4月9日,《人民日報》以《心中有明燈 雙手送溫暖》為題報道了淮南市盲人志愿者聶道美為災區群眾縫制千余雙愛心棉鞋的感人故事,和張寶一樣,聶道美也是一位紅十字志愿者。
2016年5月13日,《人民日報》以《三尺講臺 一跪八年》講述了淮南市鳳臺縣丁集鎮張巷小學教師李元芳身殘志堅,扎根農村小學18年潛心教書育人、堅持跪著給學生上課的感人故事。時任安徽省委書記王學軍、省長李錦斌、省委副書記李國英先后做出重要批示,號召大家向李元芳老師學習。
2018年國慶節期間,淮南市全城動員尋找“熊貓血”救助受傷孕婦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被中央電視臺等眾多媒體爭相報道。10月27日《人民日報》官方微信公號頭條推送《暖!大二男生街頭救人,學校獲悉免除學費住宿費》,點贊淮南小伙韓寶鑫在上海街頭搶救病人。
……
一群好人,滿城新風。近年來,淮南市緊緊抓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個根本,精神文明建設成果豐碩。開展五屆淮南市道德模范評選,99人獲評市級道德模范及提名,14人獲評省級道德模范及提名,2人獲評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2014年啟動了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聯動的“淮南好人”評選活動,全市有242位市民入選“淮南好人”榜。同時,涌現“中國好人”52人,“安徽好人”192人,一大批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的先進典型得到選樹,提升著城市美譽度,扮靚著城市形象。
崇德向善蔚為風尚
2016年,李元芳、李璐等5位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組成淮南市“兩學一做”先進事跡報告團,在全市及各縣區巡講10場,反響熱烈。2018年,張寶、李元芳等8位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組成淮南市道德模范先進事跡報告團,在安徽理工大學、淮南師范學院、淮南二中、大通區等10個縣區和單位進行巡講,許多聽眾在道德的熏陶中熱淚盈眶。
2017年9月28日,淮南好人館正式開館,這是全國首家設在高校的地市級好人館。淮南好人館的開館,標志著淮南擁有了一個固定的、長久的展示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先進事跡,弘揚美德善行的陣地和平臺。開館僅年余,參觀人數超過2萬人。市民王雨晴說,好人館里的好人事跡可感可觸,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變得有血有肉,讓人們切實感受到好人就在身邊。
大家有難好人幫,好人有難誰來幫?2017年2月28日,淮南市文明委隆重舉辦“淮南市道德基金”揭牌儀式。道德基金剛一成立就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愛心單位、愛心人士紛紛參與其中。上海淮商實業有限公司在得知要成立“淮南市道德基金”,立刻捐贈10萬元;淮南東方醫院集團總院在單位捐贈1.5萬元的基礎上,在員工微信群發起捐款倡議,廣大醫護人員紛紛解囊相助,共捐款4.6萬元。“淮南市道德基金”所募資金將用于幫扶禮遇該市范圍內各類道德模范,扶持救助生產生活困難的身邊好人,對于受傷致殘和不幸犧牲者給予必要的撫恤。
為充分發揮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的示范引領效應,扶助他們發展生產、干事創業,淮南市于2017年3月正式啟動了“道德信貸”活動,市文明辦與淮南通商銀行、淮河銀行、鳳臺農商行、壽縣農商行等銀行建立了合作關系,通過對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優先評級授信、優化貸款程序、優先獲得貸款、優惠貸款利率等舉措,為有需要的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化解資金上的困難,讓有德者干事“不差錢”。
2017年9月30日,在淮南市委中心組理論學習會暨淮南市第五屆道德模范頒獎典禮上,市文明委隆重舉辦道德信貸授信儀式廣為宣傳。一年多來,為64位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發放道德信貸1899.37萬元。道德信貸以文明作擔保,用誠信作抵押,讓德者有得,凸顯“好人有好報”的社會價值導向;利用授信杠桿來鼓勵更多的人做好事、當好人,在真善美與物質財富之間搭起一座橋梁。(謝 葦)
圖為張寶在捐獻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