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公辦養老機構改革,面向社會服務
公辦養老院應利用閑置資源,盤活存量,通過公開招標、公建民營、委托管理、購買服務等方式,完善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水平,對社會開放經營,緩解失能老人護理床位“一床難求”的現象。
推進居家、社區養老融合
一是把養老院開在家門口,支持社會資本在社區投資小型化、連鎖化的品牌養老機構。二是提升“12349”服務功能,建立社區綜合服務信息平臺,為失能多病老人提供全天候的緊急呼叫、生活幫助等服務。三是給予一定的補貼,鼓勵社區醫院開展巡回醫療服務,對居家失能老人進行造冊走訪,開展上門醫療服務,以較低成本整合最佳資源。四是整合居家養老服務資源。完善居家養老服務“三級中心”建設,采取政府購買社會服務方式由社會組織或具備實力的企業、機構運營管理日間照料中心,將已建照料中心用起來。
促進醫養結合健康發展,提供醫療保障
重點做好四個結合:結合淮南煤炭城市實際,引導鼓勵具備條件的閑置礦工醫院和職工療養院改建為醫養結合項目;結合當前公立醫院改革,引導鼓勵一批公立醫院轉型為公辦醫養結合項目;結合當前鄉鎮衛生院和養老機構改革契機,引導整合一批“兩院合一”的醫養結合項目;結合養老院服務質量提升活動,引導鼓勵一批民辦養老院機構發展為醫養結合機構。建議在我市選定一兩所醫院進行試點,引入社會資本,利用現有的醫院科室和理療康復等設施,建立老年病防、治、研一體化綜合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