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市人大代表牛方括
“《政府工作報告》聚焦推動轉型提速高質量發展,明確了今年八個方面的重點工作,對大通區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在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召開之際,記者專訪了市人大代表、大通區區長牛方括。
牛方括告訴記者,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大通區經濟社會呈現穩中有進、進中趨優、民生改善、社會和諧、黨建加強的良好局面。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7億元,與去年同比增長8%;完成財政收入5.92億元,同比增長7.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6567元、14992元,同比增長8.2%、9%。
牛方括表示,2019年,大通區將認真落實市“兩會”精神,大力實施工業強區、生態立區、商旅興區、民營富區、鄉村振興“五大戰略”,著力在七個方面實現新突破,奮力開創“產城一體 青山綠水”新大通建設新境界。在項目建設上求突破,推進工業園區標準化廠房等26個重點項目建設,完成區屬固定資產投資33.2億元以上。在招商引資上求突破,力爭招商引資增長10%,引進省外億元資金增長10%,引進外資500萬美元,開工投資5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5個以上。在工業發展上求突破,完成工業投資28億元,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戰新產業產值增長20%,新增億元企業2家,凈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以上;新增擴容工業園區面積350畝,新增入駐企業8家,重大項目投資4億元,打造百億智能制造業園區。在民營經濟上求突破,實施“民營富區”戰略,出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新增民營企業245家。在商貿物流上求突破,支持快遞物流、醫藥物流、煙草物流、電子商務物流和農產品物流做強做大,完成中國郵政電商倉儲配送中心建設,加快推進淮河港洛河作業區建設,打造現代商貿物流綜合區。在城鄉建設上求突破,加快易居東方城等項目開發建設和保障房建設,規劃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區,啟動沿高塘湖美麗鄉村建設工程,建設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在民生保障上求突破,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大民生財政支出,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記者 朱慶磊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