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頁 > 媒體看淮南 > 一座資源型城市奮力闖新路的40年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以更高標準推進生態修復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一座資源型城市奮力闖新路的40年
              【字體: 】 發布時間:2019/1/23 10:17:58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40年只是歷史的一瞬,卻高度濃縮了一座城市的奮勇爭先史。淮南的改革開放故事,如同一部扣人心弦的精彩劇本。

              兩個普通人平常卻又不凡的人生經歷,恰如一塊棱鏡,折射出改革開放40年來淮南的發展史。

              王銳是淮南平圩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電氣專工,作為一名老火電人,他見證了淮南煤電產業的輝煌和為改革開放能源供應做出的巨大貢獻。從“單機甲中華”到“皖電東送”,王銳都是見證者和參與者。

              如果說煤電輝煌是淮南人引以為傲的一面,轉型發展和結構調整則是頗為艱辛卻承載著城市未來的另一面。淮南經開區管委會黨政辦原主任周強就是轉型發展的見證人,作為一名“老開發”,談及開發區每一個非煤項目的落戶,周強都如數家珍。

              40年只是歷史的一瞬,卻高度濃縮了一座城市的奮勇爭先史。淮南的改革開放故事,我們從“單機甲中華”說起。

              能源“功臣”:資源型城市的底色

              1984年,王銳進入平圩電廠工作時,恰逢國產首臺60萬千瓦火力發電機組在平圩電廠建成運營,次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鵬前來視察,欣然題詞“平圩不平常、單機甲中華”。“單機甲中華”從此成為淮南煤電一張響當當的名片。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迅猛發展,能源供應尤其是電力供應成為經濟發展最核心的問題之一。曾幾何時,拉閘限電成為困擾企業和居民的一大難題。而作為華東工業糧倉、全國六大煤電基地之一,40年來,淮南在“燃燒”自己的同時,也為安徽、華東地區乃至全國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淮南人引以為傲的一組數字是,“長三角每用4噸煤,就有1噸來自淮南;上海每用6度電,就有1度來自淮南。”

              時間推進到2003年時,能源緊張成為彼時中國經濟迅猛發展的一個特殊現象,拉閘限電成為常態,當年4月,全網拉限電總量為歷史之最。電力短缺雖然成為發達地區發展之困,卻也為淮南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2003年,安徽省將“皖電東送”工程列入八大重點產業基地建設計劃。同年9月,安徽與上海簽訂電力和能源長期戰略合作協議。淮南再次擔負重任,成為皖電東送的起點。三年后,國家發改委將“皖電東送”工程明確為優化華東地區能源資源配置的一項重大戰略。2007年,一條西起淮南,經皖南、浙北到達上海,全長656公里的能源大動脈正式開建,淮南的煤電通過特高壓空中快速通道,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華東地區。

              就在皖電東送被列入國家能源戰略的同時,淮南的煤電雄心被再次點燃,乘勢啟動煤電化“三大基地”建設,使淮南火電裝機容量直逼三峽水電站的發電能力。

              據統計,2017年,淮南火電裝機容量占安徽省火電裝機總量的28.4%,其中皖電東送機組982萬千瓦,比重達到72.5%,為安徽乃至長三角地區電力需求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能源產業帶動下,淮南工業總量不斷躍上新臺階。1978年淮南規上工業總產值11.6億元,2017年為1096.5億元,是1978年的94.8倍。2017年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364.6億元,是1978年的137.8倍。

              煤電產業在為淮南經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淮南也不可避免地陷入資源型城市的痼疾,“一業獨大”的產業結構,給轉型發展帶來不利影響。據統計,上世紀90年代以來,淮南煤炭和電力兩大行業增加值加在一起,占淮南工業經濟總量長期在70%以上,導致“煤電一咳嗽,淮南就感冒”。淮南市決策者認識到,單一煤電支撐的經濟難以為繼,必須發展非煤產業、調整經濟結構。

              搭平臺、聚要素:轉型發展的不懈求索

              “老開發”周強雖然已退休數年,但一直牽掛著淮南經開區的發展,經常獨自來到園區,看到有新項目建成,便十分欣喜。

              “園區是淮南非煤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是轉型發展的關鍵抓手。淮南經開區成立伊始,就定位發展非煤產業。”周強告訴《決策》。

              1988年5月,洛河經開區(淮南經開區前身)掛牌,成為淮南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1992年南方談話后,開發區發展熱潮席卷全國。1993年,洛河經開區躋身安徽省首批省級開發區,并正式更名為安徽淮南經開區。

              歷經數十年發展,淮南經開區已經形成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優勢產業,成為淮南非煤產業發展的橋頭堡。由于產業基礎扎實,2013年,淮南經開區升級為國家級經開區,成為皖北地區首個國家級經開區。

              在淮南經開區如火如荼建設的同時,2010年5月,安徽省批準籌建淮南高新區。2018年2月,成立不到8年的淮南高新區升級為國家級高新區,成為安徽第六個、皖北第二個國家級高新區。

              “兩個國家級開發區的獲批,極大提升了淮南轉型升級、開放發展水平,為淮南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創建了重要平臺。”淮南市經信委主任丁志武對《決策》分析說。

              淮南高新區定位為淮南轉型發展先行區,產業定位明確,目前已形成“以大數據產業為特色,以新能源、生物醫藥、先進裝備制造為主導,以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131”產業體系。區內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基地更是安徽省24個戰新基地之一。

              除了兩個國家級開發區,淮南還擁有安徽唯一的煤化工園區、新橋國際產業園、鳳臺經開區、毛集經開區4大園區,“4+2”園區平臺成為淮南產業發展的戰略載體。

              平臺搭建完成后,成為聚集要素的強磁鐵。今天,翻開淮南的工業版圖,亮點躍然眼前:“一號工程”中安煤化一體化項目、陜汽重卡、中移動數據中心等重點項目均穩步推進、勢頭良好。單個來看,這些都是一個個項目,但是所有項目積聚在一起,就是深層次的新舊動能轉換。從一個新項目到一條產業鏈,再到一個非煤產業集群,這種由大項目帶來結構改變的新增長點,每天都在淮南發生著。

              平臺建起來的同時,淮南產業結構也在深刻改變。1978年淮南三次產業比為11.5:66.7:21.8,2017年已調整為12.1:47.4:40.5,三產比重顯著提高,突破40%,對于一座資源型城市來說,極為不易。

              作為傳統的工業大市,淮南城鎮化率長期高于安徽省和全國平均水平,但是由于產業結構單一,造成城市功能不完善。于是,在向現代產業體系邁進的過程中,淮南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也提上日程。

              2008年6月,隨著山南新區管委會的成立,整個城市向南再造了一個新淮南。在管委會網站上,曾有一句奪人眼球的宣傳語:“山南新區:給你一個向往淮南的理由”。彼時的山南新區,承擔著城市轉型和產業升級雙重使命。

              如果說山南新區拓展了淮南的發展空間,此后數年淮南持續推進新型城鎮化試點,并在安徽首個啟動市一級“多規合一”試點,則是淮南試圖實現“礦竭城在”、可持續發展的可貴探索。

              隨著不同維度城鎮化的探索,淮南在形成“一主一副四組團”城市空間格局的同時,城市功能不斷得到完善,產城融合、城鄉融合的體制機制也得以不斷健全,有力支撐了新型工業化的進程。

              跨越關口:新舊動能轉換的深刻嬗變

              2018年淮南市《政府工作報告》稱,“最近5年(2013-2017),是淮南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

              2013年以來,在經濟新常態下,作為資源型城市,淮南遭遇的問題比其他城市更突出。盡管面臨調結構、去產能等巨大壓力,淮南轉型發展依然取得不俗成績。五年里,淮南的產業結構實現了優化。三次產業結構比由11.2:59.8:29調整為10.8:48.7:40.5,非煤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由19.9%提高至26.8%,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由41.3%提高至46%。對于淮南來說,這些指標每一個百分點的提高都極為不易,上揚的經濟曲線反映出的,是淮南產業結構的大變化。

              轉型發展不是一日之功。淮南轉型發展,經歷了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到今天已經形成系統的戰略部署,具體來說就是“1235發展思路”、“235產業轉型路徑”。

              為了更好地適應新常態,2015年,在反復調研和思考的基礎上,淮南提出了轉型路線圖——“1235戰略”。“通過1235發展思路,我們打贏了遏制經濟下滑阻擊戰,淮南經濟運行呈現出‘穩、轉、新、好’四個特點,從主要指標看,穩的態勢在持續;從產業轉型看,轉的力度在加大;從支撐條件看,新的動能在成長;從質量效益看,好的因素在積累。”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淮南市委書記沈強表示。

              城市的轉型,關鍵是產業轉型,為此,淮南明確了“235產業轉型路徑”,其核心是堅持立足煤、不唯煤、延伸煤、超越煤。實現從一塊煤到上百種高端產品的根本性轉變,提高煤炭附加值,是淮南多年的期待。目前淮南的“一號工程”中安煤化一體化項目2019年建成投產后,將實現淮南人多年來的夢想。

              該項目產業鏈長,帶動效應強,未來將達千億級產業規模。2017年,淮南規上工業總產值為1096.5億元,這意味著,中安煤化一體化項目建成后,將再造一個淮南工業。更長遠來看,這不僅僅是一個大項目,還將帶動淮南煤電產業鏈結構發生嬗變,再由產業鏈改變帶來淮南經濟結構的升級。

              在煤電產業鏈延伸的同時,非煤產業這塊淮南長期以來的短板逐漸被拉長。“如果把煤電產業比作是淮南的航空母艦,那么非煤產業和民營經濟就是聯合艦隊,航空母艦只有和聯合艦隊組合作戰,才能形成強大的戰斗力。”淮南市市長張孝成表示。

              近年來,淮南把培育規上企業作為發展非煤產業的重要抓手。2018年淮南啟動實施規上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每年凈增100家規上工業企業。“這項工作難度很大,但只要一任接著一任干,扭住調結構、壯大制造業、發展民營經濟不放,三五年之后,淮南會有大變化。”丁志武分析認為。

              對于資源型城市來說,由于固有產業結構短期內難以改變,內生式增長過程漫長。如果處理好內與外、存量與增量的關系,就能為轉型發展做加法和乘法。為此,淮南通過開放發展、區域合作,充分爭取和利用國家、安徽省的戰略平臺,為轉型發展提供良好外部環境和機遇,以外來優質增量來激發固有存量。

              近年來,中原經濟區、長三角城市群、淮河生態經濟帶、合肥都市圈等國家級、省級平臺為淮南提供了眾多發展機遇。

              “我們將充分發揮區位和平臺優勢,著力做好‘煤電資源、非煤產業、山水生態’三篇文章,大力實施‘園區建設+招商引資+規上企業’三位一體機制,推動園區經濟、民營經濟不斷邁上新臺階。”淮南市發改委主任戴宜斌如是說。

              區域發展實踐證明,如果用足用好,政策能生出機會,平臺能生成項目。“近年來,淮南搶抓平臺和政策機遇,一系列大項目紛紛落戶。這些投資中,有的可管當期,有的可保未來,只要保持平衡,我們就能保證持續增長。”張孝成如是激勵淮南干部們。

              當前,淮南轉型發展雖然面臨挑戰,但更多的是機遇。“區位、交通、煤電、水利、產業、人才、平臺、文化、城市和壽縣等十大優勢,奠定了轉型發展的堅實基礎,只要我們堅定信心,科學謀劃,就能化挑戰為機遇,打造淮南轉型發展的升級版。”沈強在淮南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專題報告中鏗鏘地說道。(《決策》雜志記者 夏自釗)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 亚洲另类少妇17p|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另类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 久久亚洲伊人中字综合精品|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亚洲综合网站色欲色欲| 久久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片|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二区| 亚洲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日韩成人综合天堂|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 亚洲色偷拍另类无码专区| 亚洲av最新在线网址| 亚洲天堂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亚洲三级高清免费| 亚洲6080yy久久无码产自国产|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91|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六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亚洲情综合五月天|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亚洲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爆乳AAA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一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