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謝家集區孤堆回族鄉農婦李方鳳,十余年如一日,悉心照料重癥丈夫,并撫育2個年幼的女兒。在她的努力下,丈夫奇跡般地蘇醒過來。今年9月份,李方鳳入選“安徽好人”。
2006年12月的一天,李方鳳的丈夫陳長春在工地施工時,從樓上跌落致重度顱腦損傷。李方鳳給丈夫治療花去了20余萬元醫藥費,還從親戚朋友那里借了15萬余元,從此整個家庭陷入極度困難之中。
鄉、村為李方鳳一家申請了低保。親友的無私援助讓李方鳳感到了溫暖,好心鄰居也時常來幫助她給丈夫翻身、擦背。
為了更好地照料丈夫,李方鳳多方打聽顱腦損傷患者的康復訓練方法,每天堅持為丈夫按摩。兩個女兒放學后就伏在爸爸的耳邊,陪他聊天,跟他說說校園趣事。
2009年的一天,李方鳳偶然發現陳長春的手指開始有知覺,這極大地增強了她的信心,她堅持不懈地給丈夫做康復訓練。2014年,沉睡了8年的丈夫終于蘇醒過來。為了讓丈夫能夠早日下床活動,她將丈夫的雙腳放到自己的腳上,撐住他的身體,一步一步挪動。每一次,李方鳳都是滿身大汗,可她一點也不覺得辛苦。功夫不負有心人,丈夫的身體機能漸漸好轉,終于能夠自行坐輪椅,學著會用勺子吃飯。
為貼補家用,李方鳳多方籌資,在街上開了一家農資店。靠著誠信經營,大家都來光顧她的店,小店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起來,家里的收入也逐漸提高。
做生意的同時,李方鳳沒有忘記照顧丈夫。她經常把丈夫推到店門口,一邊給他按摩讀報紙,一邊和他聊天。“一切都會好的,一切都會好起來,你也要快點好起來啊!”這是李方鳳經常在丈夫耳邊說的一句話。
漸漸地,陳長春能自己走路、吃飯,終于有一天,他可以開口說話了,他說的第一句話是“謝謝”。李方鳳等了那么多年,幸福而激動的眼淚奪眶而出,陳長春慢慢伸出手替妻子拭去眼淚……
(《安徽日報》11月13日6版頭條報道)
(安徽日報記者 范孝東 安徽日報通訊員 張雪峰)
(本網編輯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