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軍分區推進創新型軍事機關建設見聞
“啪!啪啪!啪啪啪啪!”濃濃的晨霧中傳來一陣陣槍聲。
12月6日上午9時,筆者驅車來到安徽省淮南市國防動員訓練基地采訪,剛進大院門即聽槍聲響。見筆者詫異,該基地主任沈勇介紹說:“樓后的訓練場正在組織實彈射擊訓練。”
這個訓練基地的前院是一座教學大樓,筆者穿樓而過,即看到后院是占地百余畝的訓練場,兩支隊伍正在進行軍事訓練。
筆者一大早出門,來到位于淮南市郊的國防動員訓練基地采訪,緣于頭天晚上一個實話實說的小型座談會。
公勤人員能力升級:
士官當參謀,職工當干事
進入新時代,如何有新作為?12月5日傍晚,筆者來到淮南軍分區后擬約請機關各處領導依次接受采訪。結果,晚飯后4位處領導一同敲門而入,政治工作處主任孫勇漢說:“筆者同志,處長們建議大家一塊兒談,這樣氣氛熱鬧一些。”
“好,那就一塊兒談吧!”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不一會兒,話題就聚焦在“人少事多的矛盾”上。改革落地后,該軍分區機關干部減少35%,各人武部干部減少43%,并且,工作職能拓展、任務增加、標準提高。以前,征兵的退兵率要求不超過2%,現在要求不超過1%。如何破解更為突出的人少事多矛盾?如何完成標準更高的各項工作任務?在文職人員尚未編配到位的情況下,該軍分區采取了幾個救急辦法:把機關直屬的勤務隊撤了,將11名戰士分配到各處,臨時當士官參謀;
從各人武部借調6名有服役經歷的青年職工到軍分區幫忙,從事參謀干事的部分工作……
孫主任介紹說:“新時代,青年公勤人員有文化、會電腦,不僅會開車、管收發文件,還有能力處理日常辦公事務。建設創新型軍事機關,可以用公勤人員的能力升級緩解人少事多的矛盾。”9月29日,該軍分區接到國慶節后上報政治實力的通知,在相關現役干部不在位的情況下,從潘集區人武部借調的職工李軍加班5晝夜,完成統計、制表、核對等任務,節后上班第一天就把高質量的報表上報省軍區,受到上級表揚。
“新時代,如何建設創新型軍事機關?”參加座談的處長們說,身子轉了頭腦要跟著轉,要創新工作思路和模式。該軍分區聯合地方創建的國防動員訓練基地,就是他們建設創新型軍事機關的一個縮影。幾位處長都建議筆者次日去看看國防動員訓練基地。
軍事人力資源效率提高:
一個基地倆官兵,每年承訓2萬人
由地方出資建設、軍分區管理的淮南市國防動員訓練基地,占地150余畝,建有綜合樓、教學樓、訓練場和民兵武器倉庫等設施,可同時承訓1000多人。該基地建成以來,分批組織基干民兵、黨政機關干部、企事業單位員工和學校學生進行軍訓,集訓班從年初排到年尾,滿滿當當,每年承訓2萬余人,實現了基地化、集約化、常態化的軍事訓練和國防教育目標。然而,這個基地只有1名軍官、1名士官。
“兩名官兵怎么忙得過來?”筆者不解地問。
淮南軍分區司令員孫亞軍告訴筆者,他們通過軍政考核、資格認證、簽訂協議的辦法,從優秀退役軍人中聘用10人為常備教練員、選拔50人為臨時教練員,軍訓時需要多少教練員就上多少人。他說:“軍人編制壓縮,軍事人力資源的效率就得提高。新時代的軍分區、人武部就是一個小戲班子,但要演活國防動員這臺大戲。”
今年征兵工作期間,針對大學生征集比例達到50%的新要求,該軍分區協調市委召開議軍會,研究出臺了一系列提高兵員征集質量的措施。隨后,該市軍地聯手,采取市、縣、鄉、村4級干部分片包干的辦法步步推進,層層壓實責任。市征兵辦每周拉榜排序通報,哪個區縣進度慢、質量差,就約談哪個區縣的領導,有效激發了地方各級干部做好征兵工作的積極性。結果,高校很少的淮南市創下了大學生征集比例高達58%的新紀錄。孫司令員說:“如果僅靠我們幾個軍人,不可能取得這么好的成績。”
軍地“一盤棋”格局形成:
大項任務牽引,動員“一牽就動”
來到淮南大數據中心采訪,筆者猶如步入一個智能化迷宮。才走兩三步,筆者就被能在幾秒鐘內識別20億人的人臉識別系統“永久識別儲存”。淮南軍分區在該中心編組了民兵大數據分隊,女民兵陳嬌給筆者當解說員,帶筆者領略大數據的神奇。
以前,國防動員潛力數據大多以離線采集、逐級匯總的方式進行,一般需要四五十天時間,不僅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錯。現在,只需民兵輕敲幾下鍵盤就能獲得全市數據類的潛力信息。應急應戰機動,走哪條路最快,民兵大數據分隊通過城鄉道路覆蓋率達80%的視頻監控系統,進行實時識別計算,幾十秒鐘時間即可獲得一條最優路徑。筆者在該中心大屏幕上還看到,“一圖顯示”全市醫護人員、修理技工等專業人員的單位、數量、資質水平等信息,遇有突發情況,可迅速在全市范圍內就近調配力量。這是該軍分區協調淮南市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嵌入國防動員功能一個典型范本。
淮南軍分區政委幸迎春深有體會地對筆者說:“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們的國防是全民國防’。我的理解是,國防動員不僅要調動打仗所需的一切資源,而且要動員全民來做,要形成軍地‘一盤棋’的格局。”今年9月,淮南市軍地聯合組織消除空襲后果行動演練,市委市政府領導審議演練方案,全程參與籌備、組織和指揮;16個有關部門的領導帶隊上陣,數十支專業分隊齊裝滿員參演,各界干部群眾積極參與,形成了全城動員之勢。
該軍分區副司令員汪海濤告訴筆者,以前,軍地之間有時存在著“我不找你,你不找我”被動局面;現在,以大項任務為牽引,國防動員工作一牽就動。今年以來,淮南市開展民兵政治工作規范化建設、保障作戰部隊過境演練、雙擁模范城爭創、全民國防教育、學生軍訓等工作,均是軍分區提動議、拿方案,市委市政府牽頭組織,各有關部門依據分工實施,軍地齊心協力演活了一場場國防動員大戲。
(中國國防報記者貝驍 佟欣雨 特約通訊員張碧輝)
(《中國國防報》12月18日頭版頭條報道)
(本網編輯 湯寧)